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32卷第2期目录
    2023 (2):  0-0. 
    摘要 ( 36 )   PDF(725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述评
    口腔正畸理论更新与技术研发的几点思考
    沈刚
    2023 (2):  113-119.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1
    摘要 ( 174 )   PDF(867KB) ( 160 )  
    本文对近年来口腔正畸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及临床进展作了详尽梳理与深入思考,主要包括以下领域:①关于错畸形分类体系,在审视欧美经典分类的历史局限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突面”“凹面”与偏颌畸形分类的临床意义;②关于颌位重建矫形技术,提出含颌位因素错畸形重要概念,通过颌位重建达到咬合对接是正畸治疗学组成部分,阐述颌位重建诱发髁突适应性改建的临床意义;③关于伴颞下颌关节病(TMD)错畸形的正畸治疗,提出伴关节病错畸形鉴别诊断理念,总结错畸形与TMD易感性之间的关联规律,确立伴TMD错畸形正畸治疗原则与方案;④关于研发无托槽隐形正畸原创系列,通过理论创新与GS颌位重建理念,扩增隐形牙套技术含量,拓展隐形技术适应证与治疗边界,从而推进隐形正畸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POLQ表达降低对SACC-83细胞DNA损伤敏感性的影响
    白晗, 刘涵, 朱蕾, 刘超, 李楠, 肖晶
    2023 (2):  120-125.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2
    摘要 ( 150 )   PDF(1139KB) ( 97 )  
    目的: 探讨DNA损伤环境中抑制POLQ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及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shRNA(short hairpin RNA)瞬时转染方法构建POLQ敲减的SACC-83细胞模型,利用q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OLQ干扰效率。应用不同浓度DNA损伤剂依托泊苷(etoposide,ETP/VP-16-213)诱导SACC-83细胞发生DNA损伤,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γH2AX的表达水平,评价DNA双链断裂水平。在不同浓度依托泊苷诱导形成的DNA损伤环境中,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抑制POLQ对SACC-83细胞γH2AX、RAD51及PARP1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shRNA瞬时转染方法抑制SACC-83细胞POLQ mRNA及蛋白的表达。依托泊苷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SACC-83细胞γH2AX表达。POLQ表达降低可抑制SACC-83细胞增殖能力(P<0.001),且抑制作用随ETP浓度增加而减小。在依托泊苷诱导形成的DNA损伤环境中,POLQ表达降低可抑制SACC-8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01),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1)。POLQ通过促进γH2AX(P<0.05)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通路相关蛋白RAD51(P<0.05)、抑制非同源末端连接(alternativ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alt-NHEJ)通路相关蛋白PARP1(P<0.01),调节DNA损伤修复。结论: POLQ表达降低,会促进SACC-83细胞对DNA损伤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核梭杆菌来源的外膜囊泡对口腔上皮细胞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的影响
    杨成龙, 杨蒙, 王宇峰, 宋晨成, 杜观环, 唐国瑶
    2023 (2):  126-131.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3
    摘要 ( 135 )   PDF(1295KB) ( 131 )  
    目的: 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分泌的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及其对口腔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厌氧条件下培养具核梭杆菌,透析法提取OMVs。采用Nanosight及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提取的OMVs进行表征分析。OMVs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 μg/mL)刺激HOK 12 h ,并以100 μg/mL OMVs刺激HOK 6、12 h,采用实时转录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闭合蛋白Claudin-4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HOK与OMVs共定位以及Claudin-4蛋白的定位分布。利用Transwell上室体外构建人口腔上皮屏障,采用跨膜电阻测量仪(EVOM2)检测屏障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TE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渗透率评估屏障通透性。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MVs刺激组HOK中Claudin-4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显示,细胞间Claudin-4的荧光连续性表达被破坏。与对照组相比,OMVs刺激可降低口腔上皮屏障的TER值(P<0.05),提高FD-4的透过率(P<0.05)。结论: 具核梭杆菌来源的OMVs能通过抑制闭合蛋白Claudin-4表达,损伤口腔黏膜上皮的屏障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在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李宗谕, 李晓琳, 尉鹏功, 曲柳, 仇丽鸿, 于雅琼
    2023 (2):  132-136.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4
    摘要 ( 148 )   PDF(720KB) ( 95 )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上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并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0、15、20、50 μmol/L)作用于DPSCs 7天和14天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15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下,成牙本质向分化诱导培养DPSCs 7 天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检测Runt 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PSCs分化诱导不同时间(0、3、5、7、14 天)后SIRT1的蛋白表达情况。15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下分化诱导培养DPSCs 7 天后,检测SIRT1和活化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 μmol/L白藜芦醇对DPSCs 7天和14天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 15 μmol/L白藜芦醇促进DPS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上调Runx2、DSPP和DMP-1的mRNA表达。DPSCs分化诱导7 天时,SIRT1蛋白表达量最大;15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下分化诱导DPSCs 7 天时,SIRT1及活化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 SIRT1蛋白表达并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人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寡糖对骨质疏松伴牙周炎大鼠骨代谢及IKK/NF-κB通路的影响
    俞晓霏, 汪信洋, 李斌, 陈耀忠
    2023 (2):  137-142.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5
    摘要 ( 133 )   PDF(888KB) ( 93 )  
    目的: 探讨壳寡糖对骨质疏松伴牙周炎模型小鼠骨代谢和IKK/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去势牙周炎组和壳寡糖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2组大鼠均切除卵巢并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液,建立骨质疏松伴牙周炎模型。结扎手术后4周,以200 mg/kg灌胃壳寡糖治疗组大鼠,另2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90 天。观察各组牙周组织变化,给药前、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给药结束后,尾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采用视诊和探诊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各组大鼠的牙龈指数和牙周附着丧失;处死大鼠,取出上颌骨,测量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得到牙槽骨吸收值。采用H-E染色,对各组大鼠上颌骨牙体、牙周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IκB激酶(IK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牙龈呈粉红色,探诊不出血;去势牙周炎组大鼠牙龈红肿,轻触出血;壳寡糖治疗组大鼠牙龈轻微泛红,探诊不出血。给药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牙周炎组大鼠的骨密度、血清ALP和BGP显著降低(P<0.05),TRACP5b、牙龈指数、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周组织NF-κB和IK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去势牙周炎组相比,壳寡糖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血清ALP和BGP显著升高(P<0.05),TRACP5b、牙龈指数、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周组织NF-κB和IK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去势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结合上皮与牙面分离,牙周袋明显且深,牙槽骨高度降低;壳寡糖治疗组大鼠牙周组织虽可观察到牙周袋,但不明显,并且牙槽骨周围出现新骨。结论: 壳寡糖可诱导骨代谢生化指标趋于正常,缓解牙周炎症状,可能与壳寡糖抑制IKK/NF-κB通路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存条件对离体牛牙釉质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李莉, 谭军艳, 陈文彬, 汪隼, 王玉波
    2023 (2):  143-146.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6
    摘要 ( 150 )   PDF(447KB) ( 106 )  
    目的: 比较不同储存条件下牛牙的釉质粘接剪切强度,探讨适合储存离体牛牙的条件。方法: 选择新鲜拔除的牛下前牙130颗,随机分为13组,每组10颗;其中,1组为对照组,12组为实验组。参照组在牛牙获取当天开始进行实验。实验组储存条件如下:4%甲醛溶液(4 ℃、30天,23 ℃、30天,4 ℃、90天,23 ℃、90天)、1%氯胺-T溶液(4 ℃、30天,23 ℃、30天,4 ℃、90天,23 ℃、90天)、蒸馏水(4 ℃、30天,23 ℃、30天,4 ℃、90天,23 ℃、90天)。储存完成后,将树脂粘接于牛牙釉质表面,测定其粘接剪切强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3 ℃储存条件下,4%甲醛溶液和1%氯胺-T溶液储存30天和90天,粘接强度与新鲜牙釉质无显著差异。在4 ℃储存条件下,蒸馏水溶液储存30天和90天,粘接强度与新鲜牙釉质无显著差异。在4 ℃储存条件下,4%甲醛溶液和1%氯胺-T溶液储存30天,釉质粘接强度高于新鲜牛牙;90天时,与新鲜牛牙釉质粘接强度无显著差异。在23 ℃储存条件下,蒸馏水储存30 天时粘接强度与新鲜牛牙釉质无显著差异;但到90天时,釉质粘接强度低于新鲜牛牙。结论: 用4%甲醛溶液、1%氯胺-T溶液在23 ℃储存和蒸馏水4 ℃储存,粘接强度与新鲜牙釉质无显著差异,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建议使用4%甲醛溶液和1%氯胺-T溶液在23 ℃、蒸馏水在4 ℃储存离体牛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ircRASA2靶向miR-543/TRAF6轴对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谢冰, 杨振宇, 汤旭娜
    2023 (2):  147-153.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7
    摘要 ( 108 )   PDF(1956KB) ( 99 )  
    目的: 探讨circRASA2在牙周炎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牙周膜细胞(PDLCs),建立牙周炎细胞模型。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成骨分化相关蛋白表达。分别利用数据库circinteractome和starBase预测circRASA2的靶miRNA及下游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目的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ircRASA2在LPS处理的PDLCs细胞中高表达;LPS诱导PDLCs细胞增殖活力、迁移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降低,而敲低circRASA2能促进LPS处理下PDLCs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能力。circRASA2靶向并负调控miR-543的表达,过表达miR-543能促进LPS处理下PDLCs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能力。TRAF6是miR-543的下游靶基因,敲低circRASA2可通过miR-543的海绵作用,下调TRAF6的表达。过表达TRAF6能逆转circRASA2敲低对PDLCs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 circRASA2通过miR-543/TRAF6轴在体外加速牙周炎的病理进程,通过靶向降低circRASA2的表达,可能改善牙周炎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氧化锆类全瓷修复体光学性能评价
    邹妍, 熊佩文, 朱洪水
    2023 (2):  154-157.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8
    摘要 ( 210 )   PDF(524KB) ( 89 )  
    目的: 使用2种不同透明性氧化锆及饰瓷材料制作4种氧化锆类全瓷修复体,比较其光学性能。采用透明性(TP)及色差值(△E)为评价指标,为临床修复偏灰色基牙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种不同透明性A2色二氧化锆(贝特福美学全锆、Cercon 低透氧化锆)及配套体瓷粉,制作4组氧化锆类全瓷试件,包括高透明性二氧化锆烧结牙本质瓷(A组)、低透明性二氧化锆烧结牙本质瓷(B组)、高透明性二氧化锆烧结不透明瓷及牙本质瓷(C组)和低透明性二氧化锆烧结不透明瓷及牙本质瓷(D组)。试件尺寸为14 mm×14 mm×1.5 mm,每组6个,共24个。用 Shade Eye NCC 色度计测色仪,分别测量试件在黑白背景上的颜色参数(计算TP值)、钛合金和A3 色光固化复合树脂上的颜色参数(计算△E值)。采用SPSS 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试件的TP值不同,在2种背景下的△E值也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P值由小到大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不透明瓷的使用明显降低透明性;△E值由小到大依次为D组<C组<B组<1.5<2<A组,A组的色差值不能被临床接受。结论: 低透明性二氧化锆烧结高透明性饰瓷的修复体透明性较高,且修复后的色差值不易被肉眼察觉,可用于偏灰色基牙的修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emerin对口腔鳞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胡小媛, 王宁, 张晓野, 杨茜, 高菲, 王成勤, 尚伟, 项锋钢, 冯元勇
    2023 (2):  158-165.  doi: 10.19439/j.sjos.2023.02.009
    摘要 ( 146 )   PDF(1838KB) ( 97 )  
    目的: 探讨Chemerin对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方法,探讨中性粒细胞浸润与Chemerin表达之间的关系。利用Transwell实验、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hemerin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hemer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ChemR23的敲除效率、趋化指数的计算采用方差分析,Chemerin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密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OSCC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显示,Chemerin高表达与口腔鳞癌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呈正相关(P=0.023),Chemerin高表达且中性粒细胞高密度与临床分期(P<0.001)、颈淋巴结转移(P<0.001)和肿瘤复发相关(P=0.0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hemerin高表达且中性粒细胞高密度组患者较其他2组的癌症相关总体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Transwell结果显示,OSCC 细胞和重组Chemerin对dHL-60细胞有明显趋化作用;敲除dHL-60细胞上的ChemR23后,抑制了Chemerin对dHL-60细胞的趋化作用。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中Chemerin过表达,可通过受体ChemR23,趋化更多中性粒细胞浸润且与不良临床预后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d:YAG激光治疗80例口腔黏膜静脉畸形的效果评价
    赵宁, 孙立英, 李云玲, 马川, 蔡圳, 朱超
    2023 (2):  166-171.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0
    摘要 ( 171 )   PDF(951KB) ( 114 )  
    目的: 评价Nd:YAG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 对80例口腔黏膜静脉畸形患者进行一次或多次Nd:YAG激光治疗,采集并比较激光治疗前后病灶照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58例,显效21例,治愈率达72.5%,显效率达98.75%。9例患者(11.25%)在激光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萎缩性瘢痕2例、口腔黏膜溃疡4例、暂时性色素沉着2例和暂时性色素减退1例,符合有效治疗的预期反应。随访结果显示,多数患者获得最大满意度值。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静脉畸形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前白蛋白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孙岳, 李芳, 张恺, 郑纪伟, 秦莹, 孙晋虎
    2023 (2):  172-176.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1
    摘要 ( 119 )   PDF(801KB) ( 73 )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 PA)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感染组为12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中、重度感染患者,非感染组为128例无感染患者。感染组在入院1、3、7天测定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相关临床参数。非感染组在入院1天测定PA、hs-CRP及WBC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统计分析PA水平与各实验室及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院1天时,感染组PA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PA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且PA与疼痛强度呈负相关,与开口度呈正相关(P<0.05)。PA≤19.85 mg/dL时,诊断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92.97%,可作为诊断最佳临界值;联合hs-CRP及WBC可提高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PA水平为患者术后需要重症监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A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有效工具,可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前牙美学区牙龈三维形态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王文丽, 傅亚婷, 刘华, 马潇
    2023 (2):  177-182.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2
    摘要 ( 175 )   PDF(822KB) ( 102 )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影组合物法间接显影牙龈形态,测量、分析上颌前牙唇侧牙龈三维形态及相互关系。方法: 纳入30名牙周健康的受试者,将成分为光固化牙龈屏障树脂与碘海醇注射液的显影组合物涂布于上颌前牙唇侧,并放置定位丝行CBCT扫描,测量、记录牙槽嵴顶上牙龈组织(SGT)高度,牙龈厚度(GT)、角化龈宽度(KGW),比较不同牙龈生物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切牙唇侧中央SGT距离比尖牙大(P<0.05),上颌前牙区GT中切牙最厚,尖牙最薄(P<0.01)。男性中切牙和侧切牙GT大于女性(P<0.05),中切牙和侧切牙KGW大于上颌尖牙(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T-SGT、KGW-SGT、GT-KGW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315,0.287,0.406,P<0.01)。在侧切牙和尖牙的KGW以及尖牙SGT高度中,厚龈型大于薄龈型(P<0.05)。结论: 上颌前牙区不同牙龈生物型SGT、GT、KGW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可根据牙龈生物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I智能语音随访的口腔科互联网门诊患者使用现状分析
    陶毛毛, 刘隽, 廖骞, 王旭东
    2023 (2):  183-187.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3
    摘要 ( 165 )   PDF(657KB) ( 86 )  
    目的: 分析口腔科互联网门诊的使用现状及效果满意度情况,探索口腔科互联网医疗模式和平台搭建模式。方法: 选择2021年1月—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互联网门诊就诊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诊后AI智能语音随访。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72份。口腔复诊患者男女比为1.25:1,平均35.96岁,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患者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53.76%的患者需要配药,81.72%的口腔科患者认为互联网门诊的就诊流程方便,79.83%的患者认为互联网门诊的系统操作方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互联网门诊效果满意度与数字素养、就诊流程便捷度显著相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网上就诊时长、系统操作便捷度无相关性。结论: 口腔科互联网诊疗具有可行性,仍需突破其局限性,进一步创新口腔科互联网诊疗服务功能。互联网复诊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但仍需关爱老年特殊人群。需进一步优化流程、升级系统和创新管理,强化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促进口腔科医疗服务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荡洗策略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刘慧楠, 张富华, 蒲灼光
    2023 (2):  188-192.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4
    摘要 ( 156 )   PDF(625KB) ( 119 )  
    目的: 评价辅助冲洗技术和根管冲洗液联合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寻求一种更有效、更微创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治疗的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25例。A组—0.5%次氯酸钠+超声荡洗;B组—1.0%次氯酸钠+超声荡洗;C组—2.0%氯己定+超声荡洗;D组—0.5%次氯酸钠+声波荡洗;E组—1.0%次氯酸钠+声波荡洗;F组—2.0%氯己定+声波荡洗。观察每组瘘管愈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疼痛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瘘管愈合方面,E组和F组10天瘘管愈合率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但E组与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方面,A组术后1个月有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方面,A组VA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小于E组和F组(P<0.05)。结论: 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时,使用1.0%次氯酸钠或2.0%氯己定联合声波荡洗或超声波荡洗,可获得短期较好的效果,其中声波荡洗组还可获得瘘管早期愈合,但是使用声波荡洗时,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调式活动牵引器治疗上颌唇侧倒置阻生中切牙效果评价
    张薇, 陈威, 陈志方
    2023 (2):  193-197.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5
    摘要 ( 143 )   PDF(1202KB) ( 99 )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可调式活动牵引器治疗上颌唇侧倒置阻生中切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7~10岁上颌唇侧倒置阻生中切牙患者10例(10颗患牙),使用一种新型可调式活动牵引器(专利证书号:11012293),联合外科助萌进行牵引治疗。术前和术后即刻拍摄CBCT,术后对阻生中切牙(治疗组)及对侧同名牙(对照组)进行牙髓电活力测试及牙周探诊,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牵引成功率为100%,平均治疗时间(8.60±1.26)个月。术后治疗组无松动、无牙龈红肿、牙髓坏死及牙周袋出现,但唇侧牙龈略有退缩,其唇侧牙龈高度[(10.58±0.45) mm]显著高于对照组[(9.47±0.31) mm](P<0.01)。治疗组生长发育水平高于对照组:其根长及根尖孔变化量[(2.80±1.09) mm、(1.79±0.59) mm]高于对照组[(1.84±0.97) mm、(0.96±0.40) mm]。术前治疗组牙根发育迟缓,其根长[(7.28±1.03) mm]与对照组[(9.80±1.46) mm]相比较短,根尖孔宽度[(2.18±0.63) mm]也比对照组[(1.26±0.40) mm]大;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根长[(10.08±0.63) mm]仍短于对照组[(11.75±0.90) mm]。唇腭侧牙槽骨水平[(1.77±0.37) mm、(1.23±0.21) mm]高于对照组[(1.25±0.26) mm、(1.05±0.15) mm]。治疗组唇侧牙槽骨厚度[(1.49±0.31) mm]与对照组[(1.80±0.11) mm]相比也更薄。结论: 该新型可调式活动牵引器治疗上颌唇侧倒置阻生中切牙效果可靠,牵引治疗能促进牙根进一步发育,且牙周牙髓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评价
    巨佳, 杨驰, 武和明, 赵吉宏, 成黎霏, 张欢, 冯斌, 胡开进
    2023 (2):  198-202.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6
    摘要 ( 171 )   PDF(629KB) ( 103 )  
    目的: 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材料植入后24周影像学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填充后症状及骨感染征象。通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材料安全性。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组280例,完成267例,脱落13例。材料植入术后24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率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试验组为90.58%(97.46%),对照组为87.05%(95.04%),试验组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率差(95%CI),FAS结果为3.53% (-3.88%, 10.94%),PPS结果为2.42% (-2.38%, 7.22%),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2组切口愈合良好,排异反应、骨感染征象、填充后症状及骨代谢变化发生率极低。2组材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接近,未发生与研究材料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在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非劣效于Bio-Oss骨粉,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安全且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改良牙支持式塞治器在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引流中的应用
    寇鹏, 李迎梅, 李志萍, 孟箭
    2023 (2):  203-208.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7
    摘要 ( 192 )   PDF(1849KB) ( 118 )  
    目的: 评价3D打印改良牙支持式囊肿塞治器在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4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的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D打印组)和对照组(传统塞治器组),每组各20例。患者术前均行颌骨囊性病变数字化建模,获得病变囊腔容积数据,按计划设计开窗引流位点,并实施颌骨囊肿开窗引流手术。术后3天,实验组获取患者术后CBCT及Oral-scan数据,设计多孔柱道数字化改良牙支持式塞治器,选择钛合金材质3D打印后使用。对照组由有经验的医师手工取模,制作树脂卡环式塞治器。比较2组在模型制取过程中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塞治器固位性能、机械性能及对基牙影响的差异,以及术后1、3、6个月时囊腔体积变化。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数字化印模制备钛合金为打印材料的囊肿塞治器患者主诉舒适度较对照组高,囊肿塞治器的机械强度、稳定性较对照组更好(P<0.05);固位力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囊腔骨性体积缩小率显著高于传统塞治器组(P<0.05)。结论: 数字化3D打印改良牙支持式钛合金塞治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对基牙损伤小,不产生侧向力,具有精准化、个性化及舒适化优势。改良冲洗柱道使囊腔充分立体化冲洗,加快囊腔缩小速率,缩短患者二次手术前等待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序列咬合纸选磨调方式对单颗磨牙种植延迟咬合特征的影响
    梁炎婷, 谢萍, 李晴, 覃梦婷, 黎宴伶, 邓敏
    2023 (2):  209-213.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8
    摘要 ( 118 )   PDF(661KB) ( 94 )  
    目的: 比较3种序列咬合纸选磨调方式对单颗磨牙种植修复延迟咬合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患者32颗第一磨牙种植修复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2例)、B组(10例)和C组(10例),分别采用(100+40)、(100+50+30)、(100+40+20) μm序列咬合纸调,TeeTester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检测修复当天,修复后3、6个月修复体与邻牙的咬合延迟时间及力百分率比值,同期记录随访期间各组需再次调的病例数。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修复当天各组咬合延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6个月,C组仍小于A组和B组(P<0.05);随访期间各组时间均有缩短趋势(P<0.05),但仍存在咬合延迟。与B组及C组相比,A组在修复各时间点的力百分率比值均较小(P<0.05);随访期间各组比值呈增大趋势(P<0.05),其中C组升高幅度最大(P<0.001)。A组需再次调病例数较少,C组最多(P<0.05)。各组种植修复体与邻牙的咬合延迟时间与力百分率差值存在正相关性(P<0.001)。结论: (100+40)μm序列组咬合稳定性高,具备更强的临床适用性。序列选磨调方式实现的咬合接触间隙越小者,咬合特征变化可能越大,临床上需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种植体随访7~9年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杨晶晶, 毛卫华, 余正荣, 魏洪武, 郭水根
    2023 (2):  214-219.  doi: 10.19439/j.sjos.2023.02.019
    摘要 ( 142 )   PDF(976KB) ( 81 )  
    目的: 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短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分析短种植体失败的原因。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96±17)个月,在观察期内有20颗种植体失败,1颗发生机械并发症,6颗发生生物并发症。基于种植体和患者的分析,短种植体的9年累积留存率分别为94.0%(5年以上的留存率达96.4%)和90.4%。短种植体的留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采用特殊术式以及对颌牙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与牙周炎是短种植体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使用联冠修复及单冠修复的短种植体之间的留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相较于上颌骨有更高的留存率(P<0.05)。结论: 在标准的临床方案以及操作下,对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短种植体种植方案,以缩短种植修复周期,避免复杂的骨增量术式,获得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采用短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需严格控制影响短种植体留存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动态微笑美学模拟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苏晓霞, 周力, 廖立, 李玥燕, 李小兵
    2023 (2):  220-224.  doi: 10.19439/j.sjos.2023.02.020
    摘要 ( 106 )   PDF(1796KB) ( 87 )  
    目的: 探讨动态微笑美学认知教育对正畸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32名参加正畸系临床培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排序法分为2组。一组采用传统静态数据分析教学方式,另一组采用前牙区动态微笑美学模拟(DSAS)教学法结合静态数据分析辅助矫治方案制定;再进行2组教学方式互换。以问卷形式对2种教学方法进行量化评价,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SAS教学方法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此教学方式更“新颖有趣”“便于理解正畸病例方案设计”,学生希望能够在其他正畸临床教学过程中推广DSAS教学法。结论: DSAS作为全新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口腔正畸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