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大鼠胫骨放射性骨坏死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韩伟, 周勇, 吴轶群, 王志勇, 张雷, 邹多宏, 张凯, 王元银, 何家才, 张志愿
    2016 (5):  513-516. 
    摘要 ( 260 )   HTML ( 5 )  
    目的建立大鼠胫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评估。方法选择6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体重200~250 g),使用直线加速器对 SD 大鼠右侧胫骨区进行60 Gy的照射,照射分4次完成,每次间隔2周。放疗后 1、2、3及4周,大体观察放疗区变化,评估大鼠下肢放疗后毛发及皮肤改变。放疗后4周,利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比较放疗区与非放疗区骨组织的变化,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骨破坏情况。采用SPSS 1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D 大鼠在完成放疗后1周,放疗区无显著变化,但与对侧相比,放疗侧下肢爪心颜色明显变红;放疗后2~3周,放疗区毛发脱落;放疗后4周,放疗区毛发完全脱落,且皮肤发生溃疡;放疗4周后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放疗侧骨量显著少于对照侧,包括骨壁厚度、骨髓细胞及骨小梁数目。影像学检查发现放疗区明显骨破坏。结论使用60 Gy剂量对SD 大鼠胫骨分别进行4次照射,可成功构建大鼠胫骨放射性骨坏死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石超吉, 周榕, 韩永, 陶文杰, 孙树洋, 张志愿
    2016 (5):  517-521. 
    摘要 ( 243 )   HTML ( 3 )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定位。方法提取10种头颈鳞癌细胞系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FGFR家族成员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GFR各型在SCC25和HN6细胞中的表达位置。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免疫印迹条带灰度值,GraphPad Prism 5.01对灰度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株头颈鳞癌细胞细中,6株表达FGFR1。FGFR2、3、4均在10株头颈鳞癌细胞细中表达。FGFR1、2、4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质,FGFR3仅表达于细胞质。结论FGFR在头颈鳞癌细胞细中共表达,可能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GFR家族不同亚型在头颈鳞癌细胞的表达定位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冻干对BMP-2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韦晓玲, 刘道杨, 潘杰, 陆珮珺, 赵君
    2016 (5):  522-526. 
    摘要 ( 174 )   HTML ( 0 )  
    目的研究冻干对BMP-2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BMP-2)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lenti-BMP-2。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25、50、100、200 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X-gal染色确定最佳MOI值。在适宜条件下,将lenti-BMP-2与10%海藻糖配比的冻干保护剂混合制成冻干剂型。采用MTS试剂盒观察冻干前、后lenti-BMP-2对BMSCs增殖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冻干lenti-BMP-2转染大鼠BMSCs后细胞中BMP-2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冻干对lenti-BMP-2转染BMSCs后成骨标志物Runx-2、Col1、OCN、OPN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X-gal染色显示,MOI为100 pfu/细胞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冻干前、后lenti-BMP-2对BMSCs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ELISA法检测显示,利用冻干后的lenti-BMP-2转染BMSCs,可持续稳定地分泌BMP-2蛋白,冻干不会影响BMP -2蛋白的分泌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冻干前和冻干后组被转染的BMSCs细胞中,Runx-2、Col1、OCN、OPN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说明冻干不会影响BMP-2促进成骨标志物的表达(P>0.05)。结论海藻糖冻干剂型的lenti-BMP-2能够长期保持lenti-BMP-2的高生物活性,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储存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种植导板的双根种植体植入方法探讨
    许海燕, 张青, 方利华, 游嘉
    2016 (5):  527-531. 
    摘要 ( 244 )   HTML ( 0 )  
    目的评价基于种植导板的新型双根种植体植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兔胫骨进行CT扫描,制作种植导板。选择12只新西兰大白兔,在种植导板的辅助下于一侧胫骨植入双根种植体,另一侧胫骨植入单根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处死动物,直接观察种植体松动度,标本行X线片检查,通过Image Pro-Plus6.0软件测量种植体周围骨质灰度值;制备含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通过Image Pro-Plus6.0软件测量种植体-骨界面的骨结合率。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双根种植体植入过程顺利,种植体无明显松动,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体周围骨质灰度值和骨结合率数据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种植导板的双根种植体植入方法操作可行,植入后双根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YAG激光联合次氯酸钠对管间峡区的清理作用
    周梦琪, 王昊明, 肖家祁, 洪瑾
    2016 (5):  532-537. 
    摘要 ( 173 )   HTML ( 6 )  
    目的评价Er:YAG激光与NaClO联合应用对根管及管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清理效果,为探索新型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挑选经过统一根管预备后含有管间峡区的前磨牙50颗,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A组仅使用1.0%NaClO冲洗1 min,B、C、D组分别用0.5、1.0、2.0 W Er:YAG激光照射1 min,同时联合使用1.0%NaClO 冲洗,E组不做任何处理。标本脱钙包埋后切片,行H-E染色后采集图像进行观察,测量根管及管间峡区内剩余有机碎屑的含量,分别计算根管及管间峡区的清洁度。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D 4组根管清洁度分别为95.24%、96.53%、97.63% 和 98.22%,管间峡区清洁度分别为16.50%、51.48%、52.56%和53.83%,B、C、D 3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洁度均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B、C、D 3组间比较根管及管间峡区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YAG激光和NaClO冲洗液联合应用可获得较理想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根管及管间峡区清理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刘敏, 张君, 李俊福, 王旭霞
    2016 (5):  538-541. 
    摘要 ( 179 )   HTML ( 5 )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和紫杉醇及联合用药处理细胞24 h、48 h及72 h。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活性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对于姜黄素或紫杉醇对CAL27的单独作用,两者联合用药能更显著地抑制CAL27细胞增殖和促进CAL27细胞凋亡,更显著地下调Bcl-2表达和Bcl-2/Bax表达比例,上调Bax和活性caspase-3的表达。结论相比于单一用药,姜黄素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对CAL27有更好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SiO2复合薄膜对口腔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黄一, 胡靖宇, 刘玉普, 赵东元, 余优成, 毕玮
    2016 (5):  542-547. 
    摘要 ( 130 )   HTML ( 0 )  
    目的在模拟口腔环境中,研究碳-二氧化硅(C-SiO2)复合薄膜对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真空旋转涂布法在单晶硅片基底表面均匀旋涂C-SiO2复合薄膜,用于了解C-SiO2复合薄膜的参数。选用钴铬合金,制成20 mm × 20 mm × 0.5 mm试件,运用真空旋转涂层布法在钴铬合金表面均匀旋涂一层C-SiO2复合薄膜。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量并比较涂层前、后试件浸泡液中Co、Cr、Mo 的离子浓度;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耐腐蚀性能。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量结果显示,涂层后,试件浸泡液中Co、Cr、Mo 的离子浓度显著小于钴铬合金。塔菲尔极化曲线可见钴铬合金涂层后自腐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从-0.261 V上升至-0.13 V;自腐蚀电流密度呈下降趋势,从-5.0017 μA/cm2下降至-5.3006 μA/cm2。结论C-SiO2复合薄膜(SiO2=61.71wt%)能显著减少金属离子的释放,有效提高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MPs抑制剂对湿性黏结微渗漏的影响
    赵聪, 迟爽, 李彤, 李贺, 李天博, 张志民
    2016 (5):  548-552. 
    摘要 ( 124 )   HTML ( 3 )  
    目的研究牙本质湿性黏结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抑制剂对黏结界面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离体前磨牙27颗,平均分成3组。将牙体颈部统一制备V类窝洞,酸蚀后分别用蒸馏水、2%氯己定(chlorhexidine,CHX)和2%米诺环素(monocycline,MI)在窝洞内均匀涂抹60 s,然后黏结、树脂填充、固化。用10%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ClO)溶液老化1 h,再涂布2层指甲油,50wt%氨化硝酸银(ammoniated silver nitrate,ASN)和显影液处理各组牙。最后将牙切成1~2 mm的牙片,应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充填树脂与牙本质之间银颗粒渗入情况,采用SPSS 16.0 软件包对各组微渗漏程度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各组充填树脂周边均有不同程度的微渗漏情况。经Wilcoxon秩和检验,CHX组与对照组、MI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CHX组与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牙体湿性黏结时,MMPs抑制剂能减轻黏结界面微渗漏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gr-1对机械力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呼海燕, 高志彪
    2016 (5):  553-559. 
    摘要 ( 113 )   HTML ( 0 )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转录因子(early growth responsive gene-1,Egr-1)对机械应力(mechanical stress,MS)介导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membrane cells,hPDLs)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MS加载不同时间(6、12、24和48 h)和不同形变率(3%、6%、12%和15%)时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IL-11的分泌和表达水平。MS对Egr-1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沉默Egr-1对炎症因子的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gr-1下调对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采用20 μmol/L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hPDLs 30 min,研究Egr-1沉默在MS介导炎症因子表达中的可能机制。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1β、IL-6、IL-8和IL-11的分泌和mRNA表达随着作用时间和形变率的增加而升高, 12%的MS作用24 h后,其分泌程度和表达水平最高。12%的MS加载24 h显著上调Egr-1表达。沉默Egr-1显著抑制MS诱导炎症因子表达。Egr-1沉默下调PTEN表达,上调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LY294002预处理可部分阻断Egr-1沉默对炎症因子分泌及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Egr-1通过PET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桩道预备后剩余根管充填物的根尖封闭作用评价
    曲贞珍, 李晓光, 王青
    2016 (5):  560-565. 
    摘要 ( 231 )   HTML ( 2 )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及桩道预备后不同长度的充填材料对根尖的封闭作用,寻找根管充填方法和剩余充填材料的最佳搭配选择,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2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各20颗)和2个对照组(每组各6颗)。根管预备后A、B、C 3组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桩道预备后分别剩余4、6、8 mm根管充填物;D、E、F 3组行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桩道预备后分别剩余4、6、8 mm根管充填物;G组 (阴性对照组)随机选择不同充填方法及不同长度剩余根管充填物;H组不进行根管充填。利用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检测各组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浓度(体积)。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和D、B和E、C和F比较,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组微渗漏显著大于热牙胶充填组。A和B、A和C、D和E、D和F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B和C、E和F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根尖剩余4 mm和6 mm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剩余6 mm和8 mm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性能显著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桩道预备后剩余6 mm微渗漏较少,是较合适的剩余充填材料长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安市窝沟封闭项目干预效果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李骏, 王蕾, 申远, 王燕波, 张松杰, 李刚, 高建民
    2016 (5):  566-569. 
    摘要 ( 157 )   HTML ( 0 )  
    目的定性分析西安市窝沟封闭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推动项目深入开展和质量持续提高。方法制定定性访谈提纲,在窝沟封闭项目管理人员、口腔临床专家、窝沟封闭操作医师共32人中开展专题小组讨论。借助MAXqda软件整理、标记、归类转录资料。结果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服务供给侧因素、服务需求侧因素和外部管理因素。结论应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完善以学校为基础的项目工作模式,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质量督导,以提高窝沟封闭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法复位配合运动与垫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评价
    姜鑫, 范帅, 蔡斌, 方仲毅, 徐丽丽, 刘丽琨
    2016 (5):  570-573. 
    摘要 ( 855 )   HTML ( 28 )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关节盘继以运动与垫治疗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短期疗效;通过MRI评价复位后短期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方法选取44例患者急性开口受限(病程在2个月以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男7侧,女37侧),施予软组织放松技术,随后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复位后指导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下颌运动轨迹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和软管盘复位训练。白天自我维持下颌休息位,夜间配戴硬质热塑再定位垫,以保持良好的盘-髁关系。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最大主动开口度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0~10分),治疗结束后1~3个月内MRI复查盘-髁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开口度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22.6±6.1) mm增加到(43.9±3.3) mm;疼痛明显缓解,由治疗前的3.6±1.5下降到0.7±0.25。4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平均4.6±4.7周经MRI复查显示,20例(占46%)为正常盘-髁关系; 16例(占36%)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8例(占18%)仍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关节盘手法复位后继以运动治疗及配戴垫,对急性盘前移位患者能够恢复开口度,缓解疼痛,对维持正常盘-髁关系有一定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基础治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 sCD40L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
    高磊, 孙晓菊, 谢洪, 南顺花, 谢慧心
    2016 (5):  574-578. 
    摘要 ( 166 )   HTML ( 4 )  
    目的观察脑卒中高危人群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水平的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高危人群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相应的常规维持治疗;B组36例,仅接受常规维持治疗。另选取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6例,设为C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名口腔医师检查全口牙6个位点的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牙周临床指标均下降;与B组相比,A组下降更加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向脑卒中发展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溃宁颗粒治疗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高梦珊, 刘帅, 王爱武
    2016 (5):  579-582. 
    摘要 ( 439 )   HTML ( 3 )  
    目的制备口溃宁颗粒并观察其在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处方由黄连、黄芩等纯中药组成,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成口溃宁颗粒。将中医辨证为心火亢盛型RAU且符合标准的100例门诊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饭后口服口溃宁颗粒,每天3次,每次1袋,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再服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2,用药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品种制备工艺操作可控,质量稳定,对RAU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溃宁颗粒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稳定可控,对于心火亢盛型RAU临床疗效确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温度感觉功能的定量评价
    顾鑫宇, 张静露, 吕冬, 陈文静
    2016 (5):  583-587. 
    摘要 ( 146 )   HTML ( 1 )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温度感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平均年龄在20.9±1.74岁的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温度觉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s, QST)。检查部位在双侧眶下孔(V2L、V2R)、双侧颏孔(V3L、V3R)和左手大鱼际。检测时间分别在正畸治疗前(T0)、正颌手术前(T1)、正颌手术后2个月(T2)和正颌手术后6个月(T3)。检查项目包括冷感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 CDT)、温感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 WDT)、冷痛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 CPT)和热痛阈值(hot pain threshold,HPT)4项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1与T0相比,V2L(P=0.006)和V2R (P=0.017) 的温感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 (P=0.028)的冷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 V2R (P=0.028) 和V3R (P=0.017)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3与T0相比,V3L (P=0.024)的温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V2R (P=0.036)、V3L (P=0.012) 和 V3R (P=0.044)的冷痛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 (P=0.009)、V2R (P=0.034)、V3L (P=0.032) 和V3R (P=0.001)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2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93.3%,T3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20%。有无颏成形术对患者在T2期(P=0.303)和T3期(P=0.530)的感觉变化无影响。结论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均会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温度感觉功能,各个阶段手部的感觉功能无改变。但大多数患者的温度感觉功能在半年后会部分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治疗120例静脉畸形疗效观察
    刘莉, 刘冬晓, 赵吉宏, 蔡育, 钟皓研
    2016 (5):  588-592. 
    摘要 ( 327 )   HTML ( 2 )  
    目的通过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对比,观察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20例,病变直径4.0~6.0 cm,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两者间隔2周交替使用;对照组仅使用平阳霉素进行局部注射治疗,间隔2周注射1次,观察治疗后病变缩小程度、局部颜色、质地、体位试验变化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国际疗效评价标准,第2、3、4、5次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1、6次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的平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静脉畸形与单纯使用平阳霉素相比,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口牙列口内扫描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分析
    谢轶伦, 沈刚
    2016 (5):  593-599. 
    摘要 ( 244 )   HTML ( 9 )  
    目的通过比较全口牙列传统石膏模型和数字化模型的线性测量数据,评估口腔扫描系统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由5位志愿者构成传统模型组(对照组)与口内扫描组(实验组)。对志愿者进行传统硅橡胶取模、石膏灌制后,采用Trios Ortho口内扫描仪(3 Shape公司)对志愿者分别于8点、13点、18点进行全口牙列口内扫描,为期15 d。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石膏模型,Simplant软件测量口内扫描图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测试者分别于上午8点、13点、18点进行测量,重复15 d。采用SAS 11.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的精确性比较,可重复性研究则为在实验组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精确性研究中,志愿者1的参数23L有显著差异(P<0.01),5位志愿者的其他所有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重复性研究中,5位志愿者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口口内直接数字化扫描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角蛋白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谭丹, 黎春晖, 聂敏海
    2016 (5):  600-603. 
    摘要 ( 231 )   HTML ( 1 )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单纯上皮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和OSCC患者活检标本4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比较各组织中CK19的表达;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16例及健康人群17例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K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的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CK19表达于有上皮异常增生的复层鳞状上皮基底上层和OSCC尤其是低分化鳞癌的癌细胞中,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CK19表达的阳性率、表达强度显著增加。OSCC患者血清CYFKA21-1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CK19表达增加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其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OSCC的辅助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护理
    运用Delphi法构建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
    李宇红, 陆月岑, 黄瑶, 阮洪, 吴正一
    2016 (5):  604-608. 
    摘要 ( 158 )   HTML ( 2 )  
    目的构建新形势下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和专家函询,构建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的初稿,并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明确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入选专家30名。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3.3%,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33;专家协调系数经检验,P<0.05。2轮专家咨询共提出116条建议,课题组采纳96条。最终明确我国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范畴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结论通过科学方法确定了新形势下我国口腔门诊护士的工作范畴,有利于口腔门诊护士的岗位管理,推动口腔门诊专科护士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氟斑牙冷光美白应用祛氟剂及微打磨技术的效果评价
    贾燕, 张蓉, 罗红霞, 李萍, 张春雷
    2016 (5):  609-612. 
    摘要 ( 296 )   HTML ( 8 )  
    目的评价氟斑牙冷光美白应用祛氟剂及微打磨技术的效果。方法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2例中度氟斑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全部患者实施预处理。对照组实施Beyond冷光美白治疗联合祛氟剂涂抹治疗。研究组在冷光美白治疗之前实施微打磨治疗,后续治疗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完成时、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的牙美白效果及美白治疗时的牙敏感度。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均无无效病例,均无失访病例。研究组治疗完成时、治疗1个月后及6个月后美白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牙极敏感病例。2组不显著敏感率及显著敏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斑牙冷光美白时应用祛氟剂及微打磨技术可显著提高美白效果,且不会因显著增加牙敏感性而导致治疗中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疗效比较
    徐芳, 张慧霞
    2016 (5):  613-616. 
    摘要 ( 411 )   HTML ( 3 )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下颌阻生智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法包括锤、敲、劈冠去骨法操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包括术中根折、拔牙窝形变)发生情况、术中心理畏惧、术后并发症(包括干槽症、开口受限、面颊部疼痛、肿胀)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32±1.01)、(33.46±1.12) min,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根折、中等或较重拔牙窝形变发生率和术中心理畏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开口度受限程度、术后中度或重度疼痛、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心理畏惧程度低,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我国口腔医学院校口腔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现状与思考
    孙健, 郑家伟
    2016 (5):  617-620. 
    摘要 ( 168 )   HTML ( 1 )  
    口腔专业英语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缺乏统一及符合我国口腔医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大纲、计划、内容与目标,无法充分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口腔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比较,探讨口腔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我国口腔医学院校的口腔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国际化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BL与SP联合教学法在本科生牙体牙髓病学课间实习中的应用
    邵丽娜, 仇丽鸿, 詹福良, 薛明
    2016 (5):  621-625. 
    摘要 ( 147 )   HTML ( 1 )  
    目的将PBL与SP联合教学法应用到五年制本科生牙体牙髓病学课间实习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97期五年制本科104人随机分为2 组,每组52人,分别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教学法、以授课为中心(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传统模式授课,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 软件包进行t 检验。结果PBL与SP联合教学组在病例分析、理论总分、实践总分、总成绩4项的分数高于传统LBL组 (P<0.05)。在基础知识成绩比较方面,LBL组成绩显著高于PBL与SP联合教学组(P<0.05)。PBL与SP联合教学组的学生对于SP的表现比较满意,非常喜欢联合教学法。结论PBL与SP联合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机器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周梦琪, 张金宁, 洪瑾
    2016 (5):  626-629. 
    摘要 ( 352 )   HTML ( 10 )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医用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将突破传统的治疗模式,为口腔医疗带来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本文结合国内外医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现况,就机器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上前牙病理性牙移位调治疗:1例报告
    程蕙娟, 花崴蕾, 徐侃
    2016 (5):  630-632. 
    摘要 ( 249 )   HTML ( 5 )  
    报告1例上颌中切牙病理性牙移位患者,近2年出现上颌中切牙间隙逐渐增加,同时松动度增加。临床检查以及Tscan 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自下颌后退接触位咬合至牙尖交错位过程存在干扰,分次调治疗后,上切牙松动度改善,根尖片显示新生牙槽骨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例报告
    戴欣, 冯元勇, 卜令学, 宋凯, 高倩倩, 尚伟
    2016 (5):  633-637. 
    摘要 ( 180 )   HTML ( 2 )  
    结合2例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表现,X线、CT和MRI特征,以及术中所见,分析发生于颞下颌关节的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2例患者术前均有关节区疼痛、肿胀,无开口受限。X线片见颞下颌关节间隙增宽,其中1例CT显示颞下窝关节面骨质破坏并硬化,MRI可见关节腔内多发小结节状影。术后未出现咬合紊乱及开口受限。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关节上腔,钙化性游离体是其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常见软骨结构样小体,伴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纤维增生,一般需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伴口腔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李暖, 尚伟, 杨学财, 宋凯
    2016 (5):  638-640. 
    摘要 ( 345 )   HTML ( 3 )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但同时伴发口腔多部位淀粉样变性的病例罕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舌、牙龈、颊、髁突等多处淀粉样变性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