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2 (6):  560-560. 
    摘要 ( 90 )   PDF(728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含颌位因素错畸形与颌位重建基本原理
    沈刚
    2022 (6):  561-568.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1
    摘要 ( 766 )   PDF(1987KB) ( 146 )  
    正畸意义上的正常颌位是指上下牙列咬合时达最大接触面积、上下磨牙为中性尖窝关系、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盘-突-窝呈协调关系时的下颌位置。下颌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游离于正常颌位的状态称颌位偏离,是造成咬合异常及错畸形的重要因素。颌位偏离发生机制涵盖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范畴。矢状向生理性颌位偏离的发生机制是为了协调上下牙弓的宽度,下颌位置出现后退或前徙:下颌后退常见于颌位性、混合l型及混合ll型突面畸形,而下颌前徙常见于颌位性凹面畸形。水平向生理性颌位偏离的发生机制是为了跨越局域性咬合障碍,下颌位置出现侧偏,常见于直面错畸形单纯颌位性偏颌。矢状向病理性颌位偏离的发生机制是髁突病理性对称吸收,下颌位置出现后退,常见于骨源性突面畸形,简称突吸退。水平向病理性颌位偏离的发生机制,一是髁突病理性不对称吸收,下颌位置出现侧偏,常见于骨源性突面畸形,简称突吸偏;二是髁突病理性不对称增生,下颌位置出现侧偏,常见于骨源性凹面畸形,简称凹增偏。正畸意义上的颌位重建就是将偏离正常位置的下颌纠正到正常位置上来,在此基础上改善因颌位偏离而造成的咬合紊乱。颌位重建模拟与咬蜡记录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而GS隐形矫形技术,包括S8-SGTB、S8-SGHB、S9平导及S10垫是主要临床治疗手段。相比传统固定矫形技术,GS隐形技术具有矫形矫治完全融合、颌位改变与牙移动精准实现等优势。牙周改建、骨缝改建,尤其是颌位改变引发的髁突适应性改建及其盘-突-窝关系调整,不仅是颌位重建重要的组织学生物学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阻止颞下颌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壳聚糖-藻酸钙-锂皂石纳米片止血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口腔内创面的治疗作用
    吴靖, 邹多宏, 张志愿
    2022 (6):  569-575.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2
    摘要 ( 250 )   PDF(1557KB) ( 68 )  
    目的: 利用自蒸发与冷冻干燥相结合技术,构建壳聚糖-藻酸钙-锂皂石纳米片止血复合膜 (止血复合膜),体外检测促凝血效果及细胞毒性,体内验证止血效果与黏膜黏附效果,探讨其作为新型口腔止血膜的可行性。方法: 分层构建双层结构止血复合膜,利用自蒸发法制备下层壳聚糖部分,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上层藻酸钙-锂皂石纳米片海绵部分。采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复合膜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其成分。使用凝血板法分析止血复合膜组、医用纱布组、海壳生®复合膜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体外凝血时间。培养NIH/3T3细胞,与止血复合膜浸提液(实验组)、壳聚糖-藻酸钙浸提液(阴性对照组)及细胞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共培养24、48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构建比格犬口腔颊黏膜创面与下颌前磨牙拔牙创模型,体内验证凝血复合膜的止血性能及口腔黏膜黏附效果。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止血复合膜呈双层结构,上层为包含锂皂石纳米片的海绵样结构,下层为均质壳聚糖膜,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锂皂石纳米片的存在。体外凝血实验中,止血复合膜组的体外凝血时间显著低于医用纱布组、海壳生组®及空白对照组 (P<0.001)。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之间的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动物实验证实,止血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黏膜黏附性及止血效果。结论: 制备的止血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作为口腔止血膜的潜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草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成血管的影响
    杨恩黎, 王娜, 李名扬, 李易铭, 耿一鸣, 张东升, 吴海威
    2022 (6):  576-580.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3
    摘要 ( 216 )   PDF(1178KB) ( 74 )  
    目的: 探讨紫草素(shikonin,SKN)对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HemEC)增殖、凋亡、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及EdU实验,检测SKN对HemE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KN对HemEC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KN对HemE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管腔形成实验检测SKN对HemEC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KN抑制HemEC细胞增殖(P<0.001),促进其凋亡(P<0.001),呈浓度依赖性。SKN抑制HemEC细胞迁移(P<0.01)和血管生成能力(P<0.001)。结论: SKN抑制HemEC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并促进其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B标记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徐丽, 布春青, 康洁, 贾国涛, 宋昊, 张传臣, 张男, 韩发彬
    2022 (6):  581-587.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4
    摘要 ( 237 )   PDF(2457KB) ( 75 )  
    目的: 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利用Molday ION Rhodamine B (MIRB)标记示踪SHED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归转。方法: 利用MIRB标记SHED,检测细胞的标记效率及标记后细胞的存活、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通过核磁影像、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共染色双模态示踪及H-E染色,分析MIRB标记的SHED移植到大鼠牙槽骨缺损模型后,在体内的存活、分化及促进损伤的牙槽骨组织愈合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RB标记SHED不影响其生长及成骨分化的最佳标记浓度为25 μg/mL,对SHED的标记效率达到100%。通过核磁成像示踪体内移植MIRB标记的SHED,可在体内存活8周以上,MIRB标记的SHED能够在体内分化成骨细胞且明显促进牙槽骨的缺损修复。结论: MIRB标记的SHED可以进行体内示踪,并观察到标记的SHED促进缺损牙槽骨修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皮质切开术对骨髓抽吸浓缩物中间充质干细胞和生长因子的影响
    石磊, 汪俊
    2022 (6):  588-596.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5
    摘要 ( 212 )   PDF(1601KB) ( 54 )  
    目的: 探讨局部皮质切开术对骨髓抽吸浓缩物(bone marrow aspirate concentrate, BMAC)中所含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和促再生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5头4~5个月家猪(Sus Scrofa),不分性别。每头猪在随机选择的胫骨上进行皮质切开术,形成2个1 cm长的伤口(皮质切开侧),而另一根胫骨则保持完整(对照侧)。术后第14天,在两侧胫骨手术区域附近相同部位抽吸出骨髓,处理成为BMAC样品,从中分离出MSC和血浆,评估BMAC样品中所含MSC的数量、增殖和成骨分化特性以及再生生长因子的含量。采用SPSS 25.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质切开术、骨髓抽吸术以及之后的伤口愈合均无异常。成纤维细胞集落生成单位测定(colony-forming fibroblast unit assay, CFU-F)和流式细胞术评估发现,MSC数量在皮质切开侧相较于对照侧显著增加(P<0.05)。尽管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结果显示,只有骨钙蛋白(osteocalcin, OCN)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但皮质切开侧的MSCs增殖速度显著增加(P<0.05),显示出更强的成骨分化潜能。皮质切开侧 BMAC中TGF-β、BMP2和PDGF等生长因子的浓度高于对照侧,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局部皮质切开术可以增强BMAC中所含MSC的数量以及增殖和成骨分化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籽提取物对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及主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
    许佳丽, 孙衎达, 朱雅琦
    2022 (6):  597-601.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6
    摘要 ( 193 )   PDF(737KB) ( 57 )  
    目的: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对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5只SPF级SD雄性成功建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籽提取物低、高剂量组,每组各5只,另取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中,葡萄籽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葡萄籽提取物40、80 mg·kg-1·d-1灌胃处理(连续4周),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同时间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并采集腹主动脉最大内-中膜厚度值(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GSH-px)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p38MAPK/NF-κB p65)通路蛋白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动脉血管病变。葡萄籽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腹主动脉血管内膜斑块减少,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动脉血管病变有所改善;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MT、血清MDA、TNF-α、IL-6水平及p-p38MAPK/p38MAPK、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血清SOD、GSH-px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大鼠IMT、血清MDA、TNF-α、IL-6及p-p38MAPK/p38MAPK、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可抑制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反应,进而改善主动脉血管内膜病变,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NF-κB p65通路活化而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竭提取物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王艳红, 叶明福, 刘帆
    2022 (6):  602-606.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7
    摘要 ( 207 )   PDF(703KB) ( 63 )  
    目的: 探讨血竭提取物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appa 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牙龈炎组及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牙龈炎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50、300、600 mg·kg-1·d-1血竭提取物灌胃处理(1次/d,连续4周),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麻醉处死大鼠,取左侧上颌第二磨牙颌骨组织,以亚甲基蓝染色观察并测定牙槽骨丧失(loss of alveolar bone,ABL)情况;H-E染色观察颌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颌骨组织)IL-17、IL-4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颌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BL、颌骨组织中IL-17、IL-4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颌骨组织中BMP-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血竭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ABL、颌骨组织中IL-17、IL-4及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颌骨组织中BM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血竭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修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鹿茸多肽CNT14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纳飞, 周建忠, 何永文, 谢志刚, 王荃, 李自良
    2022 (6):  607-614.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8
    摘要 ( 228 )   PDF(2539KB) ( 80 )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CNT14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uman oral mucosa fibroblasth,hOMF)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活/死细胞染色评价鹿茸多肽CNT14对hOMF细胞的生物安全性,CCK-8法检测鹿茸多肽CNT14对hOMF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鹿茸多肽CNT14对hOMF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鹿茸多肽 CNT14刺激后hOMF 细胞内α-SMA、TGF-β1、Smad2和p-Smad2蛋白的情况;Smad2抑制剂对鹿茸多肽CNT14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构建角化龈缺损模型,取再生的牙龈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新西兰大白兔再生的牙龈组织中α-SMA、TGF-β1、Smad2和 p-Smad2蛋白的表达量,补充验证鹿茸多肽 CNT14促进口腔牙龈组织再生的能力。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中,鹿茸多肽CNT14处理hOMF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鹿茸多肽CNT14刺激hOMF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和迁移率显著增加(P<0.05)。鹿茸多肽CNT14刺激hOMF细胞后,细胞内α-SMA、TGF-β1、Smad2和p-Smad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经Smad2抑制剂阻断鹿茸多肽CNT14诱导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内α-SMA表达下降。动物实验中,H-E染色显示,CNT14处理组新西兰大白兔口腔黏膜创口的炎症反应比对照组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NT14处理新西兰大白兔牙龈创口后第9天和第11天,再生的牙龈组织中α-SMA、TGF-β1、Smad2和p-Smad2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鹿茸多肽CNT14对hOMF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内α-SMA、TGF-β1、Smad2和p-Smad2蛋白表达量升高,有效促进牙龈组织再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载荷下不同方式修复牙重度楔状缺损有限元分析
    王静, 殷金萍, 林华洁, 孙亚丽
    2022 (6):  615-620.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9
    摘要 ( 160 )   PDF(1065KB) ( 94 )  
    目的: 分析不同方式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后,在静动态载荷下的应变规律,为临床上重度牙楔状缺损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模型,以根管治疗后未修复模型为对照组,树脂充填(A组)、桩修复后树脂充填(B组)、树脂充填后冠修复(C组)和树脂充填后桩冠修复(D组)为实验组;根据桩材料不同,将B、D组分为纤维桩(B1、D1)组和纯钛桩(B2、D2)组。利用三维有限元进行静、动态加载,分析不同载荷下修复前、后的应力变化。结果: 静、动态载荷下,静态加载下的应力值远小于动态加载,各实验组模型剩余牙体组织Von Mises峰值及最大主应力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桩修复组中,纤维桩修复后桩及牙根的Von Mises应力分布较纯钛桩更为均匀。结论: 动态冲击载荷对应力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全冠修复有利于重度楔状缺损剩余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当根管内需置桩时,应选择纤维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材料及不同固位深度的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高琳, 韩祥永, 徐晓明
    2022 (6):  621-624.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0
    摘要 ( 206 )   PDF(1531KB) ( 77 )  
    目的: 构建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面不同预备厚度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逆向建立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根据冠部材料和面厚度不同,构建面分别为1、2、3 mm厚度,材料分别为玻璃陶瓷、二硅酸锂和氧化锆的修复体,采用垂直向和斜向载荷(30°)分别加载 200 N 的力,观察应力分布情况,比较应力集中部位及应力峰值的差异。结果: 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应力强度峰值随面厚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垫底材料应力强度峰值随面厚度增加而减小,牙体组织和垫底材料的应力强度峰值随修复体材料杨氏模量增大而增大。斜向加载时,应力强度峰值比垂直加载时增大。结论: 修复体面厚度预备2 mm,有利于缓解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牙体组织的应力集中。修复体材料杨氏模量越高,髓腔固位冠牙体组织应力越集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素4D在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探讨
    潘巧婷, 臧晓龙, 孙照薇, 潘梦琪, 朱鑫美, 李志勇
    2022 (6):  625-631.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1
    摘要 ( 205 )   PDF(1559KB) ( 68 )  
    目的: 研究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病损中信号素4D(semaphorin 4D,Sema4D)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BRONJ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唑来膦酸腹腔注射辅助拔牙构建BRONJ样大鼠模型,提取上颌骨标本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体外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s)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共培养,BMMs破骨向诱导后行细胞Trap染色及计数。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环境下,通过破骨定向诱导RAW264.7细胞,检测Sema4D表达差异。体外成骨向定向诱导MC3T3-E1细胞及BMSCs,BPs、Sema4D及Sema4D一抗干预后,检测细胞成骨、破骨相关基因ALP、Runx2和RANKL等的表达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BRONJ样大鼠模型。拔牙后2周,实验组拔牙创愈合显著受限,颌骨暴露。H-E染色显示,实验组拔牙窝内新骨再生显著受限,可见死骨形成,拔牙窝软组织愈合受限。Trap染色显示,实验组拔牙窝附近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显微CT扫描显示,实验组拔牙窝内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颌骨内Sema4D表达显著上升。体外研究显示,实验组BMMs破骨细胞向诱导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BMSCs对破骨细胞诱导能力显著降低。破骨向诱导实验发现,BPs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显著降低Sema4D表达。成骨向诱导实验发现,Sema4D显著降低成骨细胞Runx2、RANKL基因表达;加入Sema4D一抗后,ALP表达显著降低、RANKL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BPs上调组织内Sema4D表达,干扰正常骨愈合时序,导致破骨-成骨偶联紊乱,抑制破骨细胞成熟,进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相关成骨因子表达,介导BRONJ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0例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乙型细环病毒和EB病毒载量分析
    于阗, 张羽, 潘少坤, 杨彬, 冯希平
    2022 (6):  632-637.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2
    摘要 ( 541 )   PDF(624KB) ( 101 )  
    目的: 研究80例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乙型细环病毒(TTMV)和EB病毒(EBV)检出率和病毒载量。方法: 收集80例牙周炎和40例牙周健康受试者的牙龈组织样品,运用巢式PCR检测牙龈组织内EBV和TTMV-222病毒的检出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牙龈组织中2种病毒的载量。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周炎组的EBV和TTMV-222病毒检出率和病毒载量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P<0.05),且TTMV-222病毒在EBV阳性人群的检出率高于EBV阴性人群(P<0.01),EBV和TTMV-222在牙龈组织内的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TTMV感染以及EBV和TTMV的共感染可能与牙周病相关,但2种病毒相互作用的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磨牙与上颌窦黏膜增厚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宋珏, 刘好好, 刘嘉靓, 陈美华
    2022 (6):  638-642.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3
    摘要 ( 460 )   PDF(627KB) ( 70 )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探讨上颌磨牙对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72例牙周炎患者,测量137个上颌窦的相关参数,包括部位、牙位、最大黏膜厚度、牙槽骨丧失、垂直骨下袋和最小剩余骨高度。将上颌窦最大黏膜厚度大于2 mm定义为增厚状态,评估可能影响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因素。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个上颌窦中,77个黏膜增厚,占56.2%。随着牙槽骨丧失程度的加重,黏膜增厚的发生率增加(轻度21.1%,中度56.1%,重度69.2%),上颌窦黏膜增厚发生的风险增加6~7倍(中度OR=7.13,95%CI: 1.37~37.21;重度OR=6.29,95%CI: 1.06~37.37)。垂直骨下袋的严重程度与黏膜厚度发生呈正相关(无骨下袋38.7%,Ⅰ类骨下袋63.4%,Ⅱ类骨下袋79.4%),上颌窦黏膜增厚发生的风险增加(Ⅰ型OR=3.72,95%CI: 1.01~13.70;Ⅱ型OR=5.39,95%CI: 1.15~25.30)。最小剩余骨高度与黏膜厚度呈负相关(最小剩余骨高度≤4 mm OR=99.00,95%CI: 17.42~562.79,P<0.05)。结论: 上颌磨牙牙槽骨丧失、垂直骨下袋和最小剩余骨高度与上颌窦窦底黏膜增厚有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效果分析
    窦尉尉, 岳从雷, 张家坤, 张广德, 沙耀利, 刘娟, 靳霞, 杜衍晓
    2022 (6):  643-647.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4
    摘要 ( 263 )   PDF(605KB) ( 64 )  
    目的: 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实验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关闭间隙时间、排齐时间,上颌第一磨牙、上颌中切牙矢状方向牙移动距离。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上中切牙边缘终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U1I-HP)、上中切牙根尖至冠状面的距离(U1I-CP)、上牙槽缘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d-CP)、上牙槽座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A-HP)、唇上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Ls-CP)和鼻下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n-CP),计算相关变化量,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排齐时间、A-HP变化量、Sn-CP变化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上颌中切牙向远中移动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闭间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U1I-HP、U1I-CP、Sd-CP、Ls-CP变化量比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可缩短关闭间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牙矢状方向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elphi法的口腔专业手术难度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柏金喜, 杨益多, 张红, 陈雅珍, 林璐
    2022 (6):  648-652.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5
    摘要 ( 204 )   PDF(597KB) ( 47 )  
    目的: 应用德尔菲法开展专家调查,筛选口腔专业手术难度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口腔专业手术级别的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评选,采用界值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遴选指标,并通过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口腔专业手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分别给予指标赋值、指标含义及指标权重。结论: 口腔专业手术难度评价指标更倾向于连接技术、重建技术、成形技术和学科领先技术等指标,其指标具有特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伴偏侧咀嚼患者锥形束CT特征分析
    吕云松, 李朝晖
    2022 (6):  653-656.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6
    摘要 ( 247 )   PDF(488KB) ( 82 )  
    目的: 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伴偏侧咀嚼患者的锥形束CT(CBCT)特征。方法: 选择TMD伴偏侧咀嚼患者80例为实验组,另选健康志愿者40名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双侧CBCT扫描,获得三维图像,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TMJ)参数。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双侧TMJ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偏侧咀嚼侧的髁突内外径显著低于非偏侧咀嚼侧,髁突水平角、髁突高度显著高于非偏侧咀嚼侧(P<0.05)。实验组偏侧咀嚼侧的髁突前后径、髁突内外径、髁突水平角、髁突垂直角和关节内间隙、关节后间隙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关节前间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偏侧咀嚼侧的髁突前后径、关节后间隙显著低于对照组,髁突内外径显著高于偏侧咀嚼侧,髁突高度显著低于偏侧咀嚼侧(P<0.05)。结论: TMD伴偏侧咀嚼患者存在双侧TMJ结构异常,偏侧咀嚼侧髁突内后移位和非偏侧咀嚼侧关节前间隙代偿性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专科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鞠雅琼, 徐晓明, 韩祥永, 马茵, 王桂香
    2022 (6):  657-660.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7
    摘要 ( 168 )   PDF(522KB) ( 56 )  
    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筛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上海市闵行区牙病防治所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00例,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口腔专科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牙周健康状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牙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PLI和G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前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dex, E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BI和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干预前牙周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且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72.00%,P=0.022)。结论: 口腔专科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底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影响
    周子芊, 陈振琦
    2022 (6):  661-667.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8
    摘要 ( 306 )   PDF(914KB) ( 114 )  
    目的: 探讨上颌窦底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锥形束CT(cone-bean CT,CBCT)筛选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正畸患者,根据上颌第一磨牙是否有牙根与上颌窦底接触或进入上颌窦内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根据牙根进入上颌窦深度对病例组进行再分组。纳入正畸患者32例,64颗上颌第一磨牙,其中病例组34颗(Ⅱ亚类5颗、Ⅲ亚类14颗、Ⅳ亚类15颗),对照组30颗。测量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各牙根及近中颊尖点的近中移动距离,通过各牙根的虚拟牙根长轴的近中倾斜角度,评估治疗后的牙根吸收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后,病例组及对照组各牙根均发生大于2 mm的近中移动,对照组与病例组近中颊尖的近中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牙根移动距离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正畸治疗后第一磨牙均发生近中倾斜,对照组倾斜程度显著小于病例组(P<0.05)。病例组Ⅳ亚类第一磨牙近中倾斜程度显著大于Ⅲ亚类组及对照组(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牙根吸收情况均以无或轻度吸收为主。结论: 使用恰当的正畸力,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上颌第一磨牙可以产生有效的近中移动,且牙根较少出现中重度吸收;但牙倾斜程度较牙根未进入上颌窦的上颌第一磨牙大。牙根进入上颌窦深度越深,其倾斜程度越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体耳甲软骨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效果评价
    刘晓琳, 王宇, 任群, 冯晓伟, 邸璐, 李向军
    2022 (6):  668-672.  doi: 10.19439/j.sjos.2022.06.019
    摘要 ( 172 )   PDF(1537KB) ( 71 )  
    目的: 评价采用自体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 收集13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自体耳甲软骨,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分别拍摄术前、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下颌抬颏位照,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方法,评估鼻部形态。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与术后5天鼻部形态有显著差异(P=0.000),术后5天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间无显著差异(P=0.110,0.053)。术前与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间的鼻尖对称率无显著差异(P=0.051,0.136,0.204),术前与术后5天的鼻底、鼻小柱、鼻翼外凸角、鼻翼基脚内倾角对称率有显著差异(P=0.000,0.000,0.000,0.000);术后5天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间上述4个指标对称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耳甲软骨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可有效改善术后鼻底、鼻小柱、鼻翼对称性,术后半年效果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