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6 (1):  0-0. 
    摘要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不同玻璃纤维体积含量对纤维增强复合体弯曲性能的影响
    杨婕,谢海峰,宋鑫,刘梅,章非敏
    2016 (1):  1-5. 
    摘要 ( 215 )   HTML ( 4 )  
    目的: 研究玻璃纤维体积含量对纤维增强型复合体抗弯曲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预浸树脂基体中纤维粗纱股数,改变光固化纤维增强复合体中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利用三点弯曲实验检测不同纤维体积含量时纤维增强型复合体的弯曲性能,最终确定最佳纤维体积含量比。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纤维体积含量为60.4%时,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结论: 复合体的弯曲性能随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峰值后,再增加纤维含量,弯曲性能反而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锥形束CT与透明牙染色法对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比较研究
    文珊辉 ,林梓桐,朱敏 ,葛久禹 ,王铁梅
    2016 (1):  6-10. 
    摘要 ( 200 )   HTML ( 3 )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与透明牙染色法观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比较2种方法对根管形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恒切牙61颗,进行CBCT扫描,并用透明牙染色法对根管系统进行染色,比较2种方法对下颌恒切牙根管数目、根管Vertucci分型的一致性,分析2种方法对根管分支结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BCT法和透明牙法对单、双根管的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47(P<0.001),2种方法对Vertucci根管分型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61(P<0.001);2种方法根管分支结构的检出率分别为8.19%、22.9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5),透明牙染色法的根管分支结构检出率显著高于CBCT。结论: CBCT能准确反映离体下颌恒切牙的根管类型,但对根管分支结构的诊断不如透明牙染色法,CBCT是一种较准确的诊断根管形态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银颗粒联合氢氧化钙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
    张富华,李矛,韦智君,赵兵
    2016 (1):  11-15. 
    摘要 ( 246 )   HTML ( 5 )  
    目的: 将氢氧化钙和纳米银联合,探讨其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方法: 使用256个牙根样本建立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使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药物[Ca(OH)2+AgNP,Ca(OH)2 , AgNP]/不同作用时间(1、7 d)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以灭菌水作为实验对照组。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 d和7 d时,Ca(OH)2+AgNP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强于Ca(OH)2和AgNP;同时, AgNP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显著强于Ca(OH)2。Ca(OH)2在7 d时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强于1 d时;Ca(OH)2+AgNP和AgNP在7 d和1 d时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纳米银颗粒联合氢氧化钙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TA对胎鼠颅骨细胞表达4种标志性蛋白mRNA 与细胞培养环境的关联研究
    郑钧元,何俐,胡图强
    2016 (1):  16-21. 
    摘要 ( 216 )   HTML ( 0 )  
    目的: 探讨MTA对胎鼠颅骨细胞标志性蛋白Cbfa1、ALP、Col-Ⅰ和 BGPmRNA 表达及细胞培养环境中钙、磷元素变化的关联及影响。方法: 采用2种酶混合多次消化,获得原代胎鼠颅骨细胞,将细胞与MTA共培养。采用RT-PCR技术检测Cbfα1 、ALP、Col-Ⅰ和 BGPmRNA在第4、7、14、21天时的表达变化,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每2 d检测细胞外钙、磷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4天时,P3-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时,MTA组ALPmRNA的增幅最大,峰值为对照组的40倍;第14~18天,Ca2+、P3-含量再次显著降低时(P<0.05),MTA组先是BGPmRNA的增幅最大,约为对照组的7.71倍;后是CbfαlmRNA增幅最大,约为对照组的7.38倍。各时间点Col-ⅠmRNA的增幅最低。结论: P3-含量的变化可能是MTA促进胎鼠颅骨细胞体外矿化的启动因素,当Ca2+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大幅度加速矿化进程;同时调节ALPmRNA、BGPmRNA、Col-ⅠmRNA与Cbfαl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MTA利于骨质形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矫治过程中Beagle犬咬肌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孙旭容,林新平,操亚波
    2016 (1):  22-26. 
    摘要 ( 185 )   HTML ( 0 )  
    目的: 观察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引导Beagle犬下颌骨前移治疗过程中咬肌MyHC-I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为矫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只7个月龄雄性Beagle犬分别在安装矫治器治疗后4、8、12周及拆除矫治器后4周(即16周)处死,取咬肌浅层中部组织做切片,用SABC法检测 MyHC-I在Beagle犬咬肌中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yHC-I在对照组咬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1%,在4周实验组咬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43%﹙P<0.01﹚,8周时达到最大,而后逐渐减少。拆除矫治器后,咬肌中MyHC-I的表达逐渐减少,直至与对照组水平接近。结论: 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前移下颌过程中咬肌MyHC-I的表达出现明显变化,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能明显促进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EMMPRIN及其配体CyPA的表达及意义
    何艳萍,谢明*,焦婷*
    2016 (1):  27-31. 
    摘要 ( 225 )   HTML ( 0 )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EMMPRIN及其配体CyPA的表达,探索两者与牙周炎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以及无缺牙、无牙周炎患者(对照组)的天然牙龈沟液,并进行临床检查。以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EMMPRIN及CyPA的表达,应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两者与牙周炎的关系,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牙周炎组中,GCF总量与EMMPRIN总量、CyPA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EMMPRIN总量与GCF 总量、CyPA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与吸烟情况呈负相关(P<0.05);CyPA总量与GCF总量、EMMPRIN总量以及GI、SBI、AL呈显著正相关。对照组中,GCF、EMMPRIN及CyPA三者总量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在牙周炎组与对照组之间,GCF、EMMPRIN及CyPA三者总量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MPRIN及其配体CyPA在牙周健康患者、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均有表达,当牙周炎症临床症状较重时,分泌的龈沟液量明显增多,龈沟液中EMMPRIN及CyPA的表达也增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氧化钙对根尖周成骨细胞IL-6、TNF-α表达的影响
    孟令娇,仇丽鸿,于雅琼,郭佳杰,詹福良,张凌,张晓芳
    2016 (1):  32-37. 
    摘要 ( 270 )   HTML ( 3 )  
    目的: 检测氢氧化钙置于根管不同位置根尖周pH值变化及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nomonasl endodontics,P.e)刺激成骨细胞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颗无菌人单根管离体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20个样本)和1个对照组 (20个样本)。1~3组分别将手调氢氧化钙糊剂封入根管下1/2、根管上1/2和髓室,4~6组将Apexcal封入根管下1/2、根管上1/2和髓室,对照组不封药。每组随机选取10颗离体牙置于P.e悬液中,于封药后3、7 d测量各组根尖周区细菌对MC3T3-E1细胞IL-6、TNF-α表达的影响。每组剩余10颗离体牙置于蒸馏水中,检测封药后3、7、14、21 d根尖周pH值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氢氧化钙封入根管不同位置后,随着时间延长,根尖周pH值升高;14 d时达到高峰。手调氢氧化钙糊剂充填髓室组根尖周pH值升高程度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根尖周P.e菌液预处理的MC3T3-E1细胞IL-6、TNF-α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实验组间IL-6、TNF-α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封入根管不同部位均使根尖周pH升高,抑制根尖周P.e刺激成骨细胞表达IL-6、TNF-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酸蚀方法对非龋性硬化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
    刘可乐,张晓芳,魏鑫
    2016 (1):  38-41. 
    摘要 ( 169 )   HTML ( 3 )  
    目的: 测试不同酸蚀方法处理非龋性硬化性牙本质对黏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牙颈部具有典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共30颗,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应用全酸蚀黏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ASB2) 与自酸蚀黏结系统AdperTM Easy one(AEO),每大组各分为3个亚组(ASB21、ASB22、ASB23、AEO1、AEO2、AEO3),每亚组5颗牙。其中,ASB21组:磷酸处理15 s后ASB2处理15 s,ASB22组:磷酸处理30 s后ASB2处理15 s,ASB23组:磷酸处理15 s后ASB2处理 30 s;AEO1 1组:AEO1处理20 s;AEO2组:AEO处理40 s;AEO3组:磷酸处理15 s后AEO处理20 s。进行树脂充填后,室温下放入蒸馏水中24 h后取出,制作成黏结面积为1 mm2的哑铃型试件,微力材料试验机测量各试件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各组微拉伸黏结强度依次为AEO3组> ASB22组> ASB23组> ASB21组> AEO2组> AEO1组,AEO3组的黏结强度最高,AEO1组最低,差异显著(P<0.05);ASB22组黏结强度低于AEO3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全酸蚀黏结系统,加倍延长磷酸处理时间,黏结强度增加。使用自酸蚀黏结系统,联合磷酸处理或延长自酸蚀黏结剂处理时间,均会使黏结强度增加。其中,磷酸处理硬化性牙本质15 s联合自酸蚀黏结剂处理20 s获得的黏结强度最高。无论使用全酸蚀系统或自酸蚀系统,磷酸处理硬化性牙本质15 s联合自酸蚀黏结剂处理20 s获得的强度最好,单独使用自酸蚀黏结系统黏结强度最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2+、F-对釉质抗酸性的增强作用及机制
    张月,黄瑞哲,
    2016 (1):  42-46. 
    摘要 ( 280 )   HTML ( 3 )  
    目的: 通过X线衍射技术分析硫酸亚铁、氟化钠处理釉粉后形成新物质的物相及对釉质晶格的影响,以探讨Fe2+、F-增强釉质抗酸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磨牙50颗,切取釉质并研磨成粉末共10 g,平均分为4组:C组(对照组,去离子水)、Fe2+组(15 mmol/L FeSO4)、F-组(1.23% NaF)、Fe2+ + F-组(15 mmol/L FeSO4 + 1.23% NaF)。将样本在各组实验溶液中孵育48 h,然后进行脱矿-再矿化循环,共6次。1个完整周期包括:① 在5 mL可口可乐(pH=2.58)中脱矿5 min;② 在37℃ 5 mL人工唾液中再矿化1 h。将釉粉在40℃下烘干,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XRD定性分析显示,硫酸亚铁溶液使X衍射谱线半宽高增宽、变平缓。釉质晶粒尺寸减小,结晶度降低。次要相检索显示有新物相磷酸铁生成;铁氟联合作用与氟化物单独作用衍射谱线相似,使衍射峰半高宽变窄、变尖锐,提高了晶体的结晶度。次要相检索有氟化钙生成。结论: Fe2+、F-均对釉质晶体结构有一定影响。高浓度F-和Fe2+联合作用时Fe2+的作用被掩盖。Fe2+可能通过替换Ca2+而使釉质晶粒减小,结晶度降低;同时,Fe2+和釉质表面溶解的PO43-结合,形成磷酸铁抗酸沉淀;F-通过替换OH-,参与釉质再矿化,使釉质结晶度增加,同时在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沉淀,抵抗釉质酸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聚合收缩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瑶,葛雯姝,刘畅,曹钰
    2016 (1):  47-52. 
    摘要 ( 232 )   HTML ( 2 )  
    目的: 评估采用低聚合收缩树脂FiltekTM P90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2例患者、共180颗楔状缺损患牙,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随机选择每例患者的一侧患牙为实验组,采用FiltekTM P90树脂充填;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直接采用FiltekTM Z350 XT 树脂充填。对所有楔状缺损修复体于修复后半年、1年进行对比观察。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直接临床评价系统(USPHS)比较2组修复体的质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 χ2检验,评价FiltekTM P90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半年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96.55%,对照组为95.40%。治疗后1年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94.05%,对照组为90.48%。半年及1年复查结果显示,在成功率、固位、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表面形态、色泽协调性、继发龋、牙髓反应等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ltekTM P90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34在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马楠,曲柳,徐莉雅,于雅琼,仇丽鸿
    2016 (1):  53-57. 
    摘要 ( 150 )   HTML ( 0 )  
    目的: 比较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和健康牙周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 IL-34)的表达水平,探讨IL-34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5例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周组织作为病例组,22例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牙的牙周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RT-PCR)检测IL-34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34蛋白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检测病例组中IL-3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34mRNA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水平(3.53±3.07)显著高于对照组(1.07±0.76),IL-34蛋白在慢性根尖周病损组织中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中,且病例组中IL-3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34可能与慢性根尖周炎症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烤瓷牙修复对龈沟液内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絮,靳赢,高科北,王玉,林晓萍
    2016 (1):  58-62. 
    摘要 ( 198 )   HTML ( 0 )  
    目的: 探讨IL-23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烤瓷牙修复对牙周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常组10例,牙龈炎组14例,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牙龈炎组14例和PFM牙周炎组14例病例,采用Florida牙周探针探查各受试牙,记录临床指标(GI、SBI、AL、PD)后采集龈沟液,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23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龈沟液中IL-23表达水平(227.047±29.880)pg/mL低于炎性组,PFM牙周炎组(511.327±138.846)pg/mL高于PFM牙龈炎组(347.359±218.260)pg/mL(P<0.05),较牙龈炎组(330.353±196.266)pg/mL差异显著(P<0.01);IL-2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GI、SBI、AL、PD)间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4,P<0.05),PFM牙龈炎组牙周破坏程度重于牙龈炎组,AL有显著差异(P<0.05),PD差异显著(P<0.01),且PD与IL-23表达水平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差异最为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r>0.5,P<0.01)。结论: IL-23 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烤瓷牙修复加重牙周组织破坏并影响IL-23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儿童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猛,刘宗响,王鹏来 ,刘超
    2016 (1):  63-67. 
    摘要 ( 236 )   HTML ( 2 )  
    目的: 调查唇腭裂患儿生活质量及其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方法: 选取164例唇腭裂患儿纳入实验组,对照组为102例健康儿童。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child and adolescents’ quality of life scale , CAQOL)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描述其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分布。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①唇腭裂组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躯体感觉、负性情绪、作业态度、生活便利性、活动机会性、自我满意度各因子得分和CAQOL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唇腭裂类型、主要抚养人、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居住地区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唇腭裂儿童生活质量偏低,疾病类型、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家庭月收入及居住地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畸形患者上中切牙区牙槽骨的三维形态分析
    夏文倩,顾永佳,高美琴
    2016 (1):  68-71. 
    摘要 ( 458 )   HTML ( 8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三维成像测量正常及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畸形患者上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分析其三维结构以及与牙根的关系,评价其对正畸计划制订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正常患者、20例安氏Ⅱ类1分类和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拍摄治疗前 CBCT 影像,通过 INVIVO 5.0 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上切牙唇腭侧的牙槽骨厚度。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除安氏Ⅱ类2分类腭侧根尖牙槽骨厚度与正常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组数据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正畸治疗中应综合考虑牙位置与牙槽骨形态的相互关系,不可过度依赖牙移动来代偿骨性不调,避免不恰当的牙移动导致牙根吸收、牙槽骨附着降低、骨开窗、骨穿孔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变化
    董宏伟,,许世梃,俞殷隽,梁勤,
    2016 (1):  72-76. 
    摘要 ( 418 )   HTML ( 3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观察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前、后牙根形态的三维变化,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萌出的时机。方法: 对10例经曲面体层片确诊的上颌埋伏中切牙拍摄CBCT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外科开窗和正畸牵引萌出,排齐牙列,治疗后拍摄CBCT图像对牵引效果和牙根发育进行评估。结果: 10例埋伏上颌中切牙均成功牵引到位,牵引前牙根已发育完成的4例埋伏牙牙根形态未发生变化;而牵引前牙根未发育完成的6例埋伏牙在治疗过程中牙根继续发育,弯曲度和长度均有改善。结论: 埋伏上颌中切牙在牙根尚未发育完成前进行牵引萌出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州地区人群上颌窦内提升中的窦底骨性分隔的锥形束CT研究
    陈敏箴,解永富,谢慧,汪国海,何家才
    2016 (1):  77-81. 
    摘要 ( 363 )   HTML ( 0 )  
    目的: 研究常州地区人群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发生率、部位和形态学特点,探讨上颌后牙缺失与骨性分隔的关系,以及对上颌窦内提升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124例研究对象,于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并生成相关数据,以NNT软件测量,获取上颌窦底骨分隔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中,42例(33.87%)存在上颌窦骨性分隔;248个上颌窦中,68个存在骨性分隔(27.42%), 其中45个骨性分隔出现于上颌窦中部(66.18%),15个出现在后部(22.06%),8个出现在前部(11.76%)。窦分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是否缺牙无关。结论: 通过CBCT可以观察到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位置、形态,最大限度地预判手术的难易程度,提高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前导矫形与单纯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中相关软组织角度测量与分析
    宫耀,李佩伦,汪虹虹,于泉,魏斌,沈刚
    2016 (1):  82-86. 
    摘要 ( 241 )   HTML ( 8 )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软组织侧貌角度的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与单纯拔牙对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拔牙后直丝弓矫治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角度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 2组中,软组织面角、全面凸角、下唇角、上下唇角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前导矫形组中,面凸角、上下唇基角以及下唇基角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而单纯拔牙组中,上唇角、Z角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前导矫形组下唇颏唇沟部软组织与鼻底之间的改变大于拔牙组,而拔牙组的上唇软组织改变大于前导矫形组,2组间上唇角、上下唇基角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中,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的应用更有利于面下1/3软组织侧貌的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后5年疗效分析
    张德辉,郑遥,孙海涛
    2016 (1):  87-90. 
    摘要 ( 335 )   HTML ( 2 )  
    目的: 评价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70颗诊断为牙髓炎、需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其中牙科手术显微镜下 探查根管、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根管100颗;肉眼探查根管、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侧压法充填根管70颗。170颗牙术后行冠或桩冠修复。根据治疗前、后临床检查及X线片,综合充填长度和充填密度两方面,对根管充填质量和根管治疗疗效进行评价。采用Reversion 3.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热牙胶垂直加压和侧压法充填根管在充填长度方面优良率分别达到93%、91.4%,两者无显著差异;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在充填密度方面优良率达到96%,优于冷牙胶侧压法的84.3%,两者差异显著;2种方法的综合根管充填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91%、75.7%,差异显著。肉眼近颊第二根管(MB2)发现率为31.4%,根管显微镜下MB2发现率为55%,两者差异显著。热牙胶垂直加压和侧压法充填根管治疗术后5年临床成功率分别达到98%、81.4%,两者差异显著;术后5年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无论充填长度还是充填密度均无变化,稳定性好,维持高质量的根管充填,RCT优良率维持在91%;而侧压法根管充填长度无变化,但RCT优良率由75.7%下降为68.6%。术后5年无1例冠折。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复杂,根管显微镜有助于发现MB2。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上颌第一磨牙,无论充填长度还是充填密度,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后应常规行冠或桩冠修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患者正畸疼痛的缓解效果评价
    郑茜,张利华,黄丽,王光平,袁小平,徐晓梅
    2016 (1):  91-96. 
    摘要 ( 183 )   HTML ( 4 )  
    目的: 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对不同人格患者正畸治疗性疼痛的缓解疗效是否具有差异。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300例样本分为5组:空白组、认知组、音乐组、放松组、暗示组。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受试者的人格类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受试者在不同心理干预情况下,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强度。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不同时间点的VAS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①认知组、音乐组、放松组、暗示组较空白组疼痛值低(P<0.001);②对外倾稳定型患者,音乐组疼痛值较其他组低(P<0.01);③对外倾不稳定型患者,暗示组疼痛值较认知组低(P<0.05);④对内倾稳定和内倾不稳定型患者,认知组、音乐组、放松组、暗示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①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均能有效缓解正畸治疗性疼痛;②对于外倾稳定型正畸患者,推荐音乐疗法干预正畸疼痛;③认知疗法适用于其他人格类型患者进行正畸疼痛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9年间患者HIV抗体筛查情况分析
    丁建芬,邱娟,沈曙铭
    2016 (1):  97-100. 
    摘要 ( 624 )   HTML ( 1 )  
    目的: 了解近9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抗体筛查现状和特征,对口腔医疗机构艾滋早期识别和防控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抗体筛查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间共对68562例口腔病患者进行HIV抗体筛查,发现HIV感染病例31例,HIV筛查阳性率为0.045%。其中男25例,女6例;感染者以20~40岁青、中年为主,占61.29%;职业以从事商业服务为主,多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性传播途径占74.19%,其中男男同性恋占34.78%。感染者多在门诊科室发现,其中口腔黏膜科发现比例最高,占70.97%。结论: 口腔专科医院HIV感染筛查阳性率略低于综合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防控意识,加大对高危科室如口腔黏膜病科、牙周病科就诊患者的HIV筛查力度、扩展筛查范围,提倡主动开展艾滋检测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啶对口腔颌面外科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陈佳伟,吕翔,张凌,陈志峰
    2016 (1):  101-104. 
    摘要 ( 170 )   HTML ( 3 )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啶对口腔颌面外科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在手术结束10 min前,R组予以持续TCI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1.5 ng/mL;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C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呛咳人数、躁动人数、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组和D组心率、平均血压在拔管时显著低于C组(P<0.05);R组和D组Ramsay评分在拔管后5、10min显著高于C组,且D组显著高于R组(P<0.05);R组和D组发生呛咳和躁动的人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3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均可明显减轻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呛咳和躁动,不延长拔管时间。右美托咪定较瑞芬太尼在苏醒期间能提供更长时间的镇静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泰州市海陵地区中学生错畸形及矫治状况调查
    李文艳,冯莉,唐兵,段义峰
    2016 (1):  105-107. 
    摘要 ( 219 )   HTML ( 1 )  
    目的: 调查泰州市海陵地区中学生错 畸形患病率及治疗情况。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以个别正常和Angle错 分类法为标准,对泰州市海陵地区9018名中学生进行错畸形患病率及治疗情况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泰州市海陵地区中学生错 畸形患病率为69.38%,错 畸形构成以安氏Ⅰ类最多,安氏Ⅱ类居中,安氏Ⅲ最少,但错畸形矫治率较低。结论: 泰州市海陵地区应加强正畸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正畸治疗普及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侧有多种症状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双侧关节锥形束CT对比研究
    韩奕诗*,李岩峰*,吕源,郭晓倩,王照五,刘斌,刘燕,韩卫丽4,胡敏,刘洪臣
    2016 (1):  108-111. 
    摘要 ( 392 )   HTML ( 0 )  
    目的: 探讨单侧有多种症状的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上可能存在差异的参考层面,为TMD诊断和对比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仅一侧TMJ有多种症状的TMD患者(不含仅有一种症状的病例)50例,通过CBCT三维成像和重建,观察比较同一患者两侧TMJ重建后横断面的水平角;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关节间隙、髁突长轴径值、髁突垂直角;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的关节结节斜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间隙,采用SPSS13.0 软件包对每例患者上述各测量指标进行两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两侧TMJ在矢状位60°关节间隙时的测量值差异显著(P<0.05),平行位120°关节间隙、矢状位90°关节间隙时的测量值差异显著(P<0.01),其余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单侧有多种症状的TMD患者,矢状位或垂直位是较易观察到两侧关节有差异的位置,在这一层面重建意义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35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血管危象临床分析
    任振虎, ,吴汉江*,谭宏宇,王铠,龚朝建,张胜*
    2016 (1):  112-116. 
    摘要 ( 227 )   HTML ( 2 )  
    目的: 总结分析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探讨影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5年9月—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记录皮瓣危象发生的时间、危象类型及抢救结果。计算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危象发生率、危象抢救成功率等。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812块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为97.8% (794/812)。发生血管危象者35块,抢救成功17块,坏死18块。35块发生血管危象的皮瓣中,静脉危象31块 (88.6%) 、动脉危象4块(11.4%)。术后16 h内皮瓣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术后16h以后的抢救成功率(70.6%∶27.8%, P=0.011),静脉危象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动脉危象的抢救成功率(51.6%∶25.0%,P=0.316),但差异无显著性。穿支血管受损是导致股前外侧皮瓣危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最有效的方法。针刺出血试验是目前判断皮瓣危象发生与否及危象类型最准确的临床观察方法,也是目前判断皮瓣危象发生与否及危象类型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动物模型在排龈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蔡和,杨曙瑛,曾永香,秦汉,胡杉杉,王剑
    2016 (1):  117-120. 
    摘要 ( 230 )   HTML ( 6 )  
    目的: 介绍一种有效的排龈教学改良方式,并评价其在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实现高效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排龈水平的最终目标。方法: 首先建立猪和乳牛(6个月龄以下)动物模型,22名拥有5年以上修复科临床经验的口腔医师分别在2种动物模型上排龈,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两者牙龈环境的仿真程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为改良排龈实验课教学提供参考。随后,80名即将参与修复科临床实习但未接受排龈教学的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在接受传统教学(即课堂教学模式)之余,再接受本教学改良方式(利用动物模型进行排龈训练);而对照组(B组)仅接受传统教学方式。评价所有学生进入实习期后的排龈效果及最终印模质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2组学生的排龈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猪、乳牛2种动物模型与人牙龈环境均有一定相似度,两者仿真度无显著差异(P>0.05)。进入临床实习后,A组学生的排龈效果及最终印模质量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将动物模型应用到排龈实验课程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排龈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效果
    田臻*,李蕾*,王丽珍,胡宇华,张春叶,李江
    2016 (1):  121-124. 
    摘要 ( 188 )   HTML ( 0 )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桥梁和基础学科。学好口腔组织病理学,对正确认识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增进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探索并构建了多样化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多样化教学模式、网络信息系统、课件及教材建设等多方面,真正实现学生和教师间互动、课堂和网络结合,使枯燥的病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关联。该体系应用于教学实践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经上颌窦侧壁开窗取出移位入窦腔内种植体1例报告
    周芹*,朱震坤*,孙睿男,马跃
    2016 (1):  125-128. 
    摘要 ( 366 )   HTML ( 4 )  
    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后,种植体移位入上颌窦内较少出现。本文报告1例经上颌窦侧壁开窗取出移位入上颌窦腔内的种植体病例,并对种植体移位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以避免种植过程中出现种植体移位入上颌窦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