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研究
    低糖基化E-cadherins对舌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张平平, 徐秀英, 高振南
    2014 (1):  1-6. 
    摘要 ( 149 )   HTML ( 1 )   PDF(1267KB) ( 211 )  
    目的:研究低糖基化E-cadherins对舌鳞癌细胞CAL 27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E-cadherins低糖基化修饰对其介导的细胞间黏附连接(adherens junctions,AJs)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编码有FLAG标签的低糖基化E-cadherins和野生型E-cadherins质粒分别转染CAL 27细胞。48 h后,用抗FLAG抗体作为一抗,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外源性E-cadherins的表达;用细胞增殖计数、单层细胞划痕愈合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免疫沉淀法检测E-cadherins介导的AJs复合体中的α-catenins、β-catenins、γ-catenins和vinculins的含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转染细胞均有外源性E-cadherins表达。被转染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比未被转染对照细胞显著减弱(P<0.05),而且低糖基化E-cadherins对CAL 2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比野生型E-cadherins显著增强(P<0.05)。低糖基化E-cadherins介导的AJs复合体中的α-catenins、β-catenins、γ-catenins和vinculins的含量均比野生型E-cadherins介导的AJs复合体显著增多(P<0.01)。结论:低糖基化E-cadherins比野生型E-cadherins更加显著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机制是低糖基化E-cadherins介导的AJs比野生型E-cadherins介导的AJs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韩晓谦, 董志恒, 于祥茹, 郭冲冲, 谷旭, 吴哲
    2014 (1):  7-8. 
    摘要 ( 223 )   HTML ( 0 )   PDF(1648KB) ( 197 )  
    目的:探讨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并筛选辛伐他汀的有效载药量。方法: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结合相分离法,制备不同浓度(辛伐他汀质量分别为0.1、0.5、1 mg)的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孔隙率,绘制药物释放曲线;茜素红染色、I型胶原染色观察成骨诱导液和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作用;将第3代BMSCs经dil染色后,接种于不同浓度的复合支架材料上,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CCK-8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对其增殖和分化作用;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架材料孔隙率达90%以上,孔径平均200~300 μm,载药组药物持续缓慢释放,未见药物突释现象;经辛伐他汀和成骨诱导组I型胶原表达阳性,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4组支架材料与细胞黏附性较好,0.5 mg组细胞生长状态最佳。CCK-8和ALP检测0.5 mg组能够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结论:辛伐他汀和成骨诱导液联合利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载辛伐他汀PLGA/CPC复合支架材料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载0.5 mg辛伐他汀PLGA/CPC支架材料能够有效促进BMSCs的增殖和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串珠素在大鼠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李桥, 孙虹, 潘乙怀, 刘传通
    2014 (1):  15-19. 
    摘要 ( 137 )   HTML ( 0 )   PDF(937KB) ( 214 )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串珠素的时空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通过暴露一侧大鼠上颌磨牙牙髓建立牙髓损伤模型,对侧未损伤磨牙作为对照组,术后1、3、5、7 d取标本,脱钙后石蜡包埋,近远中向沿牙体长轴4 μm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串珠素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变化,平均吸光度法计算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串珠素染色强度增加,阳性染色位置随着炎症损伤的进展方向而转移,各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F=9.511,P<0.05),并以1 d组升高最为明显。β1整合素染色在牙髓损伤后3 d开始,在炎症牙髓和相对正常牙髓中阳性表达,3、5、7 d组的平均吸光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124.18,P<0.05)。结论:串珠素在牙髓组织损伤后防御机制中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和炎症细胞浸润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4+ T细胞在不同菌株诱导小鼠牙周炎中的表达
    王琳源, 靳赢, 林晓萍
    2014 (1):  20-25. 
    摘要 ( 212 )   HTML ( 0 )   PDF(1594KB) ( 211 )  
    目的:比较2种牙周致病菌菌株诱导的小鼠牙周炎中CD4+T细胞的表达,探讨CD4+ T细胞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将7周龄C57BL/6小鼠12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①对照组;②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 gingivalis) W83 感染组;③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第4周取材,进行骨吸收度评价和牙周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牙龈及颈淋巴结中CD4+ T细胞的表达,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感染对照组小鼠相比,P. gingivalis W83 感染组和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牙周附着丧失,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牙龈及颈淋巴结中CD4+ T细胞明显增加,并且P. gingivalis W83 感染组小鼠的牙周破坏和CD4+ T细胞的变化较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小鼠更为明显。结论:CD4+ T细胞参与牙周炎的发病过程,并且与牙周组织破坏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咬合创伤导致大鼠睡眠时的脑电图变化
    孟春秀, 刘迪, 赵晓, 王诗沁, 曹建波, 汲平
    2014 (1):  26-29. 
    摘要 ( 167 )   HTML ( 0 )   PDF(832KB) ( 230 )  
    目的:探讨咬合创伤导致大鼠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变化。方法:建立1、3、7、14和28 d组大鼠咬合创伤模型,于各截止时间麻醉大鼠,在脑立体定位仪的指导下,插入海马电极,记录睡眠状态下大鼠左右侧海马的脑电图(EEG)。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咬合创伤1 d组大鼠δ波指数增加,脑电频率及波幅降低(P<0.05);3 d组大鼠δ波指数降低,频率和波幅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7 d组、14 d组大鼠δ波指数降低,脑电频率及波幅增加(P<0.05);28 d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咬合创伤可改变大鼠的睡眠脑电活动,主要影响大鼠的深度睡眠,降低大鼠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a(OH)2对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细胞毒性的影响
    郭佳杰, 仇丽鸿, 于雅琼, 徐莉雅, 范昀倩, 钟鸣
    2014 (1):  30-34. 
    摘要 ( 211 )   HTML ( 0 )   PDF(785KB) ( 189 )  
    目的:检测Ca(OH)2溶液在体外对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降解作用,并观察P.e LPS经Ca(OH)2 溶液作用后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以完善 Ca(OH)2在根管消毒中的抑菌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a(OH)2溶液作用MC3T3-E1细胞5 d,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Ca(OH)2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P.e LPS与Ca(OH)2溶液体外分别作用30 min及60 min,显色基质法鲎试验检测P.e LPS的活性;P.e LPS与Ca(OH)2体外作用6 h,再作用MC3T3-E1细胞1、3和5 d,MTT法检测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浓度以下的Ca(OH)2溶液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10%和15% Ca(OH)2溶液体外作用P.e LPS 30 min和60 min,显著降低P.e LPS的活性;P.e LPS经15% Ca(OH)2溶液体外作用6 h后,不再抑制MC3T3-E1细胞的增殖。结论:Ca(OH)2溶液可以有效降解P.e LPS,并显著减弱P.e LPS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钴铬合金镀金后与低温瓷粉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
    郭菁, 朱嘉, 朱洪水
    2014 (1):  35-38. 
    摘要 ( 167 )   HTML ( 0 )   PDF(589KB) ( 235 )  
    目的:观察Vita OMEGA 900低温瓷粉与镀金后Wirobond® C钴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及结合界面的微观形貌。方法:制作低温瓷粉与钴铬合金、镀金后钴铬合金试件各8个(A、B组)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再制作镀金组试件2个,随机抽取1个;在测试后的B组试件中随机抽取1个,包埋打磨后,分别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组与镀金组的金瓷结合强度分别为(29.92±4.28)、(28.20±5.21) MPa (P>0.05),均显著大于ISO9693要求的25 MPa。扫描电镜下可见镀金试件金瓷界面金与瓷紧密嵌合、无缝隙;测试后试件瓷断裂处仍有大量金附着在钴铬合金表面。结论:Vita OMEGA 900低温瓷粉可与镀金后Wirobond® C钴铬烤瓷合金匹配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粗糙钛表面影响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姜焕焕, 董凯, 刘树泰, 柳忠豪
    2014 (1):  39-45. 
    摘要 ( 152 )   HTML ( 0 )   PDF(1279KB) ( 186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喷砂酸蚀钛表面对成骨细胞分化行为的影响,并对喷砂酸蚀钛表面影响成骨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探讨粗糙钛表面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光滑钛表面、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进行表征。将成骨细胞接种到各样本表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骨功能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研究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对成骨细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EM结果显示,光滑钛表面的粗糙度只有0.2 μm,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有不规则孔隙,其平均粗糙度约为3.2 μm。与光滑钛表面相比,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能通过促进骨功能基因的表达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化(P<0.05)。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加入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95),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显著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光滑钛表面相比,普通喷砂酸蚀钛表面组成骨细胞内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加入PD98095的光滑钛表面组和未加入该抑制剂的喷砂酸蚀钛表面组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但后者不如前者效应显著。结论:表面粗糙度是影响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粗糙钛表面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并且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抑制ERK1/2蛋白磷酸化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齿稳固剂影响无牙下颌牙槽嵴应力分布的光弹性分析
    钟群, 彭艳, 邬雪颖, 夏萌培
    2014 (1):  46-50. 
    摘要 ( 249 )   HTML ( 0 )   PDF(909KB) ( 183 )  
    目的:针对Atwood 3级无牙下颌牙槽嵴制作下半口义齿,分析其使用义齿稳固剂前、后,在正中咬合力加载时牙槽骨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应用三维光弹实验方法,在Atwood 3级无牙颌环氧树脂光弹模型上制作全口义齿,并在下半口义齿组织面内使用和不使用义齿稳固剂,进行正中咬合下应力加载冻结,比较其应力分布。结果:下半口使用义齿稳固剂后,正中咬合加载时,牙槽嵴顶和颊、舌侧应力分布更均匀,牙槽嵴顶较不使用稳固剂应力明显上升。结论:临床上对于Atwood 3级牙槽嵴患者,采用下半口义齿修复时,使用义齿稳固剂不仅可以增加义齿稳定性,还可使下颌后牙牙槽嵴的主副承托区应力分布更趋均匀,减少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压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保护漆抑制酸性含乳饮料对乳牙釉质脱矿的作用
    徐强, 张文茹, 孟贺, 王琳
    2014 (1):  51-57. 
    摘要 ( 238 )   HTML ( 0 )   PDF(6209KB) ( 220 )  
    目的:研究氟保护漆应用于乳牙釉质表面对酸性含乳饮料致离体乳牙釉质脱矿的抑制作用,阐明氟保护漆的抗脱矿作用,为氟保护漆的临床推广及婴幼儿群防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预备好的30个无龋、无明显裂纹及釉质发育缺陷的乳牙唇侧釉质块随机分为人工唾液A组(对照组)、B组(酸性含乳饮料组)、C组(0.1%氟保护漆组),每组10个标本。C组标本之釉质表面用小毛刷均匀涂布氟保护漆2次,自然晾干45 min。A组置于37℃恒温的10 mL人工唾液中浸泡4 d。B、C 2组在37℃恒温水箱中浸泡于10 mL酸性含乳饮料中,浸泡2 min,取出1 min,再浸泡,共9 min。3次/d,共4 d。3组牙釉质制作标本,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检测乳牙釉质的表面形态变化,Ca2+、P3+含量数值(重量百分比)及Ca2+、P3+比值,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含乳饮料浸泡可致乳牙釉质Ca2+、P3+含量显著降低(P<0.01)。氟保护漆处理后的釉质Ca2+、P3+含量降低程度显著低于酸性含乳饮料浸泡组(P<0.01)。结论:酸性含乳饮料对乳牙釉质表面有较强的酸蚀脱矿作用。釉质表面应用氟保护漆可增加硬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牙釉质在酸性含乳饮料中的脱矿,但不能完全抵御饮料的酸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青少年与中老年Bolton指数的比较
    谭桂萍, 卢仕英, 黄敏方
    2014 (1):  58-61. 
    摘要 ( 412 )   HTML ( 0 )   PDF(438KB) ( 215 )  
    目的:探讨青少年与中老年Bolton指数,上、下颌牙量以及牙量不调(teeth size discrepancy ,TSD)发生率是否有显著差异。方法:选取牙数完整的错畸形青少年石膏模型191副,鼾症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老年病例的石膏模型63副,测量其第一磨牙之间12颗牙的牙量,获取所有病例的双侧上颌侧切牙宽度、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及牙量不调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青少年与中老年Bolton指数前牙比与全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上、下颌牙量的比较中,上颌第一磨牙间牙量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老年组偏小,其余测量项目无显著差异,但中老年组均值变小。③青少年组牙量不调病例占所选样本比例前牙为31.4%,全牙为42.4%;中老年组前牙为19.1%,全牙为15.9%,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④侧切牙冠宽比较中,青少年组均数为7.46 mm,中老年组为7.20 mm,差异显著。⑤牙量不调病例中,侧切牙冠宽异常病例不多。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Bolton指数无明显变化,中老年组牙量虽有减小,但临床意义不大;上颌侧切牙冠宽异常不是导致牙量不调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辅助外科在颅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手术中的应用
    谭新颖, 胡敏, 陶冶, 罗金超, 徐娟, 刘三霞
    2014 (1):  62-65. 
    摘要 ( 118 )   HTML ( 1 )   PDF(1209KB) ( 212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9 年1 月—2012 年12 月接受诊疗的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手术切除方案。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制作头颅模型和导航模板,术后观察和评价疗效。结果:22例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部分切除病变骨质,基本恢复面部对称,随访6~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外科通过术前设计、术中导航及术后预测,有助于提高颅颌面手术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恢复面部对称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颌面手术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缺损异种骨移植同期种植修复疗效的锥形束CT评价
    王兴, 孟箭
    2014 (1):  66-70. 
    摘要 ( 312 )   HTML ( 1 )   PDF(1283KB) ( 205 )  
    目的:评价异种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单个牙缺失伴唇(颊)侧水平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应用锥形束CT观察不同时期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牙列缺损的10例患者行异种骨移植,同期植入14颗种植体。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应用CT自带的KaVo eXam Vision软件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密度,测量种植体唇(颊)侧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评估异种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效果。结果:随体内存留时间的延长,异种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种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缺失牙的临床效果可以通过锥形束CT进行评估,异种骨移植材料在水平型单壁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BCT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
    周文清, 陈建荣, 周永强, 吴燕平, 陈璐, 丁水清
    2014 (1):  71-74. 
    摘要 ( 283 )   HTML ( 0 )   PDF(770KB) ( 253 )  
    目的:探讨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评估上颌后份缺牙区牙槽骨的骨量情况,评价其指导上颌窦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计划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患者拍摄CBCT,根据分析结果,上颌窦底骨高度5~10 mm、适合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患者19例,上颌窦底骨高度<5 mm、适合行经侧壁开窗上颌窦提升术患者7例,治疗结束后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CBCT检测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骨量不足者26例,l例上颌窦黏液囊肿,2例上颌窦分隔。19例完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7例完成经侧壁开窗上颌窦提升术,并全部完成修复,成功率为1 00%。结论:CBCT在上颌后牙区颌骨骨量判断及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EK原癌基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王璇, 黄绍辉, 於丽乔, 刘洁, 刁尧, 孙长伏
    2014 (1):  75-79. 
    摘要 ( 201 )   HTML ( 0 )   PDF(1138KB) ( 222 )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DEK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DEK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3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灶组织、28例口腔鳞癌转移淋巴结组织和33例癌旁组织中DEK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EK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EK mRNA及DEK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82.1%、82.1%)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灶组织(81.2%、76.8%)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27.3%、18.2%),且DEK mRNA及DEK蛋白在病灶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EK基因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强度玻璃纤维材料用于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的初步评价
    吴海苗, 张菊菊, 潘杰, 陈栋
    2014 (1):  80-82. 
    摘要 ( 220 )   HTML ( 2 )   PDF(397KB) ( 232 )  
    目的:评价高强度玻璃纤维材料在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例完成正畸常规治疗的患者,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材料完成舌侧固定保持器,随访24个月,每隔6个月进行临床检查,评价高强度玻璃纤维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牙周健康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患者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在 24个月随访期内,11/12例患者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保持器稳固,无松脱、断裂,所有患者的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无显著变化。结论:应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制作正畸舌侧固定保持器,是替代传统保持器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铸造桩核全瓷冠修复前牙的疗效观察
    顾飞飞, 陈卫东, 黄远亮, 刘天麟
    2014 (1):  83-86.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820KB) ( 202 )  
    目的:探讨改良铸造桩核全瓷冠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唇倾明显的患者32例,患牙45颗,行改良铸造金合金桩核+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采用美国加州牙科协会制定的标准,分别于修复完成当天、6个月、1年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解剖外形、表面光滑度、颜色及牙龈状况进行评价。结果:44颗全瓷冠修复效果良好(97.8%),1颗全瓷冠的牙龈状况达B级(2.2%)。结论:改良金属桩核+氧化锆全瓷冠适用于需要改向的前牙美容修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隐血对牙龈炎症状态测试的可靠性分析
    黄佳妮, 尹元正, 丁进
    2014 (1):  87-90. 
    摘要 ( 289 )   HTML ( 0 )   PDF(649KB) ( 205 )  
    目的:通过对唾液隐血与牙龈出血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以唾液隐血测试(salivary occult blood test,SOBT)判断牙龈炎症状态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受试者的刺激和非刺激性唾液进行隐血测试,结合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以BOP%≥15%者作为慢性龈炎组,其余为牙龈健康对照组作关联分析,并对比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BOP%及SOBT变化,探讨SOBT与牙龈炎症的相关性,评估以SOBT检测牙龈炎症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应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龈炎组与牙龈健康对照组的刺激性SOBT有显著差异(P<0.01),非刺激SOBT有显著差异(P<0.05)。30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龈炎患者,BOP%显著下降(P<0.01),63%刺激性与90%非刺激性SOBT阳性者牙龈炎症得到改善,均有显著差异(P<0.01)。非刺激SOBT的灵敏度为32.35%,特异度为100%;刺激性SOBT的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81.82%。结论:SOBT与牙龈炎症存在一定关联性,可作为判断个体牙龈炎症及牙周疗效的客观依据,对在大规模人群中早期牙龈炎症的判定和筛检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型人格行为类型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分析
    桑涛, 许韩美, 杨艳杰, 马杰
    2014 (1):  91-94. 
    摘要 ( 169 )   HTML ( 0 )   PDF(493KB) ( 294 )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人格行为类型,为临床预防、治疗和自我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患病组(78例)与对照组(79例)人员按照要求填写A型行为类型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然后将患病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包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病组A型行为类型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患病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型人格行为类型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实施中小学生牙窝沟封闭项目的封闭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方达峰, 陈燕娟, 陈瑶, 陈晖
    2014 (1):  95-98. 
    摘要 ( 149 )   HTML ( 1 )   PDF(508KB) ( 262 )  
    目的:调查杭州市中小学生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在适龄人群的封闭率和未封闭的原因,探讨提高窝沟封闭在适龄人群中封闭率的可能途径。方法:以封闭率作为窝沟封闭覆盖率的指标,统计适龄人群窝沟封闭的覆盖率和不能封闭的原因。重点关注窝沟封闭列为公共卫生项目后3年间的资料,评估作为公共卫生项目的合理性。结果:适龄人群封闭率平均为52.89%。其中,在进校实施窝沟封闭时,适龄学生牙未萌与未充分萌出、学生和家长不同意是不能封闭的主要原因。结论:现阶段窝沟封闭的封闭率显著偏低,造成未封闭的原因大部分是可控的。通过科学调整,封闭率可大幅提高。应充分考虑牙萌出的时间差异,分时段组织医疗队进校实施窝沟封闭。为体现公共卫生的均等性,对不适宜进行窝沟封闭的适龄学生,可辅助其他口腔预防的适宜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
    田玉楼, 朴美玲, 赵震锦, 刘芳, 王晶, 曹宇鸣
    2014 (1):  99-102. 
    摘要 ( 247 )   HTML ( 1 )   PDF(545KB) ( 214 )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与矢状骨面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牙颌面形态特征。方法:经全口曲面体层片筛选出上颌1颗中切牙埋伏、1颗尖牙埋伏及2颗尖牙埋伏阻生患者各30例,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定点、测量、分析。将所测项目值与正常值比较,并根据ANB角大小分为Ⅰ类骨面型、Ⅱ类骨面型、Ⅲ类骨面型,统计构成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3组测量项目中,以2颗尖牙埋伏组的变化项目最多,变化幅度最大。其中,SNA、A’-Ptm’、L1-NB角在3组中均小于正常值;而在1颗或2颗尖牙阻生组,颌凸角、L1-MP角、ANB角、Wits值小于正常值,上、下牙槽座角、U1-NA角、U1-NA距大于正常值;而S’-Ptm’、L1-NB距小于正常值,上、下中切牙角大于正常值仅发生在2颗尖牙埋伏阻生组。3组的ANB角、Wits值以2颗尖牙埋伏组最小,上、下牙槽座角在2颗尖牙埋伏组中最大。90例患者的矢状骨面型总体构成比以I类骨面型为主,占50%;但在2颗尖牙埋伏组中,Ⅲ类骨面型明显增多,达到40%。结论: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使上颌基骨发育不足,长度变短;尖牙埋伏比中切牙埋伏对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影响大;2颗尖牙埋伏对矢状骨面型影响更大,Ⅲ类骨面型趋势更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伐昔洛韦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付永伟, 李向新, 龚永庆, 徐宏志
    2014 (1):  103-106. 
    摘要 ( 302 )   HTML ( 2 )   PDF(476KB) ( 243 )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n=29)和干预治疗组(n=30)。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和抛光。龈上洁治后1周内,干预治疗组口服伐昔洛韦,对照治疗组口服安慰剂。2组患者均在龈上洁治1周后,于48 h内分2次完成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在基线点以及牙周治疗后2、6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检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基线时,对照治疗组与干预治疗组间牙周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组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减少值、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 4 mm的位点百分比减少值和PD的减少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干预治疗组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的减少值与对照治疗组比较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伐昔洛韦作为重度慢性牙周炎机械治疗的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无痛麻醉技术在口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蔡育, 赵怡芳, 赵吉宏
    2014 (1):  107-109. 
    摘要 ( 172 )   HTML ( 0 )   PDF(443KB) ( 269 )  
    无痛麻醉技术(STA)近几年在我国主要口腔医学院校的口腔外科中应用较广,可增加患者就诊的舒适感,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我科从2009年起在口腔外科本科临床教学中使用STA技术,得到了临床带教老师、学生及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就STA应用于本科临床教学的认识及有待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欧、美与中国3所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教育比较
    沈佩, 张善勇, 房兵, 郑家伟, 杨驰
    2014 (1):  110-112. 
    摘要 ( 268 )   HTML ( 2 )   PDF(370KB) ( 338 )  
    为了解欧、美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总结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别以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通过对3所口腔医学院不同教育背景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点,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个体化护理对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的影响
    张凌怡, 滕梅荣, 邹德荣, 阮洪
    2014 (1):  113-116. 
    摘要 ( 166 )   HTML ( 0 )   PDF(564KB) ( 203 )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的影响,以提高对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将100例门诊拔牙的老年患者,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采用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在拔牙前、后以汉密顿焦虑量表对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拔牙后加用VRS语言等级评定量表测定患者的疼痛状态。评估结果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前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后试验组患者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拔牙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型肉毒杆菌毒素扳机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16例疗效观察
    王双义, 岳金, 许尧祥, 薛令法, 肖文林, 张春阳
    2014 (1):  117-119. 
    摘要 ( 346 )   HTML ( 0 )   PDF(395KB) ( 306 )  
    目的: 评价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于扳机点部位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BNI)疼痛评价标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 周、2周 、1、3和6个月时进行疼痛测评。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前VAS 评分为(9.12±0.65)分,注射后1 周、2周、1、3和6个月分别降至2.8±1.36、2.2±1.26、1.3±1.45、1.3±1.45和1.2±2.52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3和6个月时,VAS评分较低且趋于稳定,但与1周、2周时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16 例患者均无明显全身并发症,2例治疗后1~2周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右眼睑闭合无力和口角歪斜,未做任何处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症状减轻,6个月时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BNI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1周时已有较好疗效,1~3个月治疗效果最佳,6个月时复发1例,但仍有11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扳机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瓷贴面修复体与牙釉质黏结强度的研究进展
    程竑, 张富强
    2014 (1):  120-125. 
    摘要 ( 264 )   HTML ( 0 )   PDF(655KB) ( 343 )  
    瓷贴面因其微创、美观而成为临床应用的热点。瓷贴面的黏结效果如何,是成功修复的关键。高矿化低水分的牙釉质为瓷贴面黏结提供了理想部位,本文就瓷贴面修复体的材料种类、树脂黏结剂、黏结面的表面处理、黏结层厚度等影响瓷贴面修复体与牙釉质黏结强度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新生儿鼻胶质瘤1例报告
    吴媛媛, 孙小娟, 黄永清, 曹昆, 白珏, 翟学峰
    2014 (1):  126-128. 
    摘要 ( 129 )   HTML ( 0 )   PDF(880KB) ( 219 )  
    鼻胶质瘤亦称鼻神经胶质瘤,属于异位胶质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新生儿鼻外型胶质瘤,与一般鼻胶质瘤不同的是,本例患儿伴有先天性鼻缺损畸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